字體:    護眼關燈

第984章 (第1頁)

今年上半年是“變”的前夜,是“沒有明確希望”的階段。

人們的行動更多是出于本能、迷茫中的探索,甚至是絕望中的掙扎,是一種“不知為何而戰,卻不得不戰”的狀態。

平反雖然開始了,但截止目前為止,已經平分的,不足十分之一,而且不少當初被下放的人,已經不在了,不是自我了斷,就是被殘害。

上山下鄉的知青,現在更是沒有到希望。

住牛棚的人,現在都開始已經平分、返城,但知青這邊,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傳來。

高考恢復得等到今年十月份,還有足足半年時間。

這天,楊齊下班回來,就看到老爹愁眉苦臉的坐在一旁抽著煙。

“爹,怎么了?”楊齊停好自行車,坐到老爹旁邊。

“一會再說吧,先吃飯。”

“行。”

吃了飯后,楊富貴父子倆就在院子里坐著,準備聊一下讓楊富貴愁眉苦臉的事情。

家里其他人則是在堂屋里看電視。

“爹,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唉,廠里之前不是進了幾個回城的知青嘛,回來了就好好工作嘛,這幾個人,拉上廠里的幾年輕人,搞了一個什么讀書會,就在昨天晚上,有人舉報,被一鍋端了,我正想著怎么處理呢!”

下鄉后能夠返回城里的知青不多,鋼鐵廠的這幾個知青,都是家里人把工作讓給他們,這才有機會從農村返回城里。

“讀書會?”

原來,幾個知青回來后,就成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位膽大的、家里有藏書的知青的帶領下,秘密組織了一個小型讀書會。

幾人讀的書不是“紅寶書”,而是舊版數理化教材、文學名著,甚至還有幾本皮用深色紙張包裹的“禁書”,這樣的學習行為可是一種“犯罪”,一旦被發現,那可是會嚴肅處理的。

其中一個知青是一個人住,所以,他那里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幾人的秘密據點。

可是,經常有人進出,還是引起了附近其他人的注意,這不,一舉報,就被街道辦的人一鍋給端了。

得知幾人的身份,街道辦聯系了鋼鐵廠,將幾人交給鋼鐵廠處理。

要說幾人讀書沒什么錯,怪就怪在其中有幾本“禁書”,這可不是什么小事。

但是在楊富貴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看了幾本書嘛,現在的大環境卻是不允許,而且得必須處置幾人。

楊富貴深深吸了一口煙,眉頭擰成了疙瘩,“這事兒可大可小,那幾個孩子都是好苗子,就是太年輕,不知道輕重。”

楊齊給老爹倒了杯茶,輕聲問道:“廠里打算怎么處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