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茵效率極高,當天下午就將一臺配置頂尖的筆記本電腦送到了病房,宋瑾宜接過電腦時,指尖觸到冰涼的金屬外殼,眼神瞬間亮了幾分。
“剩下的事交給我,你像往常一樣定時來送三餐就行,別露出任何破綻。”宋瑾宜低聲囑咐,夏茵會意點頭,轉身時不動聲色地掃了眼走廊盡頭——那里,一個護士正假裝整理藥品,實則頻頻偷瞄病房方向。
病房門關上的瞬間,宋瑾宜立刻將電腦連上網絡,指尖在鍵盤上飛速敲擊……
a市出租屋的舊書桌前,冉梨盯著電腦屏幕,鼠標直接點進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冉梨的目光在數百個幣種間飛速掃過。在冉家蟄伏時,她就摸透了數字資產的暴漲邏輯,知道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那些被低估的技術型幣種里。兩個小時后,她的視線停留在“元樞鏈”上——這支幣的團隊幾乎零宣傳,論壇里鮮有人討論,但底層的“跨場景智能合約”技術已申請國際專利,一旦與實l產業對接,價值不可估量。
沒有半分猶豫,冉梨將四十萬本金全部轉入賬戶,一鍵全倉買入“元樞鏈”。接下來的三天,她守在電腦前實時盯盤,憑借對技術面和資金流向的精準判斷,在兩次回調低點果斷補倉。身邊若有人看到她如此激進的操作,定會覺得瘋狂,但冉黎心里比誰都清楚,野心的實現,從來都需要魄力。
轉折在第四天午后突然到來。“元樞鏈”宣布與國內頭部物流集團達成合作,用其技術搭建智能供應鏈系統,消息一出,幣價如通掙脫枷鎖的火箭,十二小時內暴漲一百九十二倍。當賬戶余額跳到六千六百八十萬時,冉梨面不改色地分批掛單拋售,扣除手續費后凈賺六千六百三十萬。她甚至沒停頓,反手就點開了標注著“優先級”的“智樞機器人”資料文件夾。
文件夾里塞記了她搜集的細節:創始團隊是麻省理工機器人專業博士,研發的服務型機器人不僅搭載了自主研發的“情感識別算法”,還突破了家庭醫療級別的血壓、心率實時監測技術,剛結束的行業內測就收到了十余家高端養老社區的合作意向。冉黎太清楚這背后的市場潛力——老齡化浪潮下,這類“精準解決痛點”的項目,就是能撬動百億市場的支點。
新建文檔,鍵盤敲擊聲在寂靜的房間里格外清晰,她飛快敲定投資方案:首期注資六千萬,要求占股20,通步獲得董事會席位及核心研發進度的知情權。寫完最后一行字,冉梨直接撥通了智樞創始人的電話,聲音沉穩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強勢:“你好,我想談智樞的融資。我不只帶資金來,更能幫你們對接產業資源——但前提是,合作要按我的節奏來。”
掛了電話,冉梨看著屏幕上“元樞鏈”的k線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這六千多萬不過是她野心版圖的第一塊磚,而智樞,將是她敲開更高層級資源的關鍵一步。窗外的天漸漸亮了,她的眼神里沒有絲毫疲憊,只有勢在必得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