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97章 (第1頁)

“又是這套說辭?!?/p>

“之前李舉人就是在這里,被佛門辯得啞口無言,當場道心崩潰。”

“此論太過歹毒,直指我儒家根本,不知不知盧璘要如何應對?!?/p>

一道道擔憂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高臺的盧璘身上。

皇室宗親所在的明黃色涼棚里,氣氛卻輕松不少。

皇親貴胄們雖然也在認真聽,但神色沒那么凝重。

于他們而言,佛也好,儒也罷,都只是工具。

關鍵在于,大夏的江山,必須姓黎。

至于用哪個工具更順手,全看它們各自的本事。

廣場上數萬百姓,此刻也屏住了呼吸。

同樣的場景,他們已經見過太多次。

每一次,大夏派出的讀書人,都是從這里開始,一步步走向潰敗。

萬眾矚目之下,高臺上的明嗔,臉上悲憫之色更甚。

“施主,自小僧入大夏三月以來,見聞頗多?!?/p>

“京都之內,書生滿街,可城南的水患,至今三月未平,災民易子而食?!?/p>

“縣衙之中,訟案堆積如山,只因縣令正忙于吟詩作對,流連于文會之間。”

說到這里,明嗔的目光直視盧璘,聲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敢問施主,讀了一肚子圣賢書,卻治不了眼前之災,救不了黎明百姓!”

“要這學問,何用?”

此問一出,字字誅心。

把大夏最根本的矛盾,擺在臺面上。

空談之風盛行,實干之才寥寥。

這是所有儒生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等明嗔說完,全場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看向盧璘,期待他給出回答。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盧璘只是靜靜地聽著,甚至還時不時點頭。

耐心的等明嗔說完后,盧璘這才露出笑容,開口道:

“你看到的,都對?!?/p>

“你說的,也都對?!?/p>

此言一出,滿場嘩然。

明嗔愣神之際,盧璘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一轉,鋒芒畢露:

“可那,不是真正的讀書人。”

“能背書的,只是書袋?!?/p>

“能寫詩賦的,只是墨客?!?/p>

“能高談闊論的,只是辯士?!?/p>

“但讀書人這三個字,不是會讀書,就能擔當得起的!”

話音落下,欽天監主樓之上,王晉再次由憂轉喜。

“妙?。 ?/p>

這小子,先是劃清界限,把那些無能官員,空談書生,全都開除出了讀書人的行列。

這么一來,無論和尚怎么攻擊那些人的無能,都傷不到儒學的根本!

先一步,便立于不敗之地了!

高臺之上,明嗔的眉頭緊皺。

盧璘沒有反駁他的事實,而是直接釜底抽薪,否定了他的前提。

知道自己已經被迫跟著對方的節奏走了。

“那依施主之見,何為真正的讀書人?”

全場再次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盧璘身上。

盧璘迎著所有人的目光,挺直了脊梁,聲音如鐘,響徹全場:

“讀書人,是‘以書明理,以身踐道’之人!”

“書讀得再多,若無擔當、無作為、無心系蒼生之意”

“那不過,是個識字的愚民罷了!”

全場,一片嘩然。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