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中和三年,七月末,陳從進已經在內部會議中,提出了明年開春,要出兵的計劃,而出兵的理由,就是受赫連鐸之邀,征討李克用。
對此,文武官員都沒什么意見,便是提出要休整三年的盧光啟,也沒有反對。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總體的戰略目標要堅定,但是在細節上,也無需太過死板,早幾個月,晚幾個月出兵,這要視外部情況而決定。
畢竟,外鎮的事,也不可能陳從進想讓人家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而在內部通氣之后,陳從進又遣派信使,奔赴蜀中,請朝廷下旨,討伐李克用,并表示,幽州軍愿意自為前驅,效犬馬之勞。
什么李克用恃強跋扈,久蓄不臣之心,幽州勁旅,枕戈待旦久矣,愿得天子詔,率先鼓行,剪此兇逆云云。
陳從進覺得自己的人設還是挺豐滿的,朝廷的旨意,自己最多拖一拖,從沒有公然唱反調過,和李克用一比,幽州陳大帥,無疑是北部藩鎮中,最忠心耿耿的一位,簡直就是張允伸第二。
安排完此事后,陳從進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軍事的準備中。
八月初,陳從進再度視察匠作院,主要目的是查看一下重甲騎兵的鐵甲打造情況。
五百重甲騎兵的戰馬,到現在還沒挑齊,因為能夠負重騎士,馬甲的戰馬身高要求,要求在一米七左右,這樣的馬匹,才有沖擊力。
這樣的馬,放在哪個部落里,那都是一等一的好馬,各地匯聚而來的馬匹,到現在才二百七十六匹,還差兩百來匹。
缺口,陳從進已經遣人命奚部北面行營官,還有契丹諸部,通令進獻良馬,獻馬者,不吝厚賞。
這年頭,真正的好馬,大部分都在西域一帶,但是國朝西域都丟的差不多了,就一個歸義軍,也只能算是最后的榮光。
歸義軍在西域能維持住就很不容易了,至于打通商路,和他們交易良馬,也是一件艱難的事,畢竟,幽州和西域那隔的不是一般的遠。
重甲騎兵用的馬,主要還是草原上的馬,大體就是蒙古馬的祖先,耐力比較強,個頭普遍來說,比較一般。
不過,基因的事,誰也說不準,兩個身高平平的父母,都能生出一個高大的孩子,這馬匹也是同樣的道理,總有些馬兒的身高,是屬于突破了限制。
陳從進下令挑的,就是這種馬,但讓人頭疼的是,這玩意也不好找,幽州鎮自己的三大馬場,奚人諸部,契丹諸部,這么多馬,找個五百匹都費勁成這樣。
這事,急也急不來,只能慢慢找,慢慢補充,因為也只有這個辦法了,陳從進再厲害,也不可能無中生有,變出一堆馬吧。
而到了現在,陳從進本來組建五百重甲騎兵的預算,是在五萬貫以下,但馬匹的缺口,讓這個預算,很大概率會超支。
而這才僅僅是五百重甲騎兵,陳從進自度,若是以幽州鎮的實力,養一千重甲騎兵,可能都整不起。
這玩意,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的虎王坦克,根本不是一般藩鎮能玩的起的,這還是陳從進有獲取良馬的條件,像是東南諸鎮,別說重騎兵了,成規模的騎兵隊伍,那都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