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派宰相過來宣旨,制止陳從進出兵,眼下陳大帥是還沒收到消息,不過等收到消息時,那大概率已經奪下大同鎮了。
就算是中間出了什么差池,宰相晝夜奔襲而來,陳從進也能當這份詔書,是亂命,非天子詔,而是權宦田令孜胡作非為的。
中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主力步軍抵達媯州懷戎。
在中和二年年初時,定下戰略方向,是要先奪取大同,因此,早在去年時,媯州就已經設立了三座倉城,囤積糧草,以供大軍所需。
倉城的建設雖然比較簡略,但是負責防御的,是駐守媯州的清夷軍,清夷軍使李旋德,早已收到陳從進的密信,對于倉城的守衛,他是十分的上心。
倉城的建設,可以讓糧道不至于太過漫長,既可以減少糧食消耗,也可以減輕民力,征召民夫的數量,也可以大大的減少。
當然,這三座倉城,只能維持住大軍兩三個月的用度,戰事一旦拖延,那么糧道依然需要從幽州方向補充。
十九日,大軍在懷戎休整一日,繼續拔營啟程,朝著大同蔚州方向而去。
二十二日,蔚州刺史白義誠遣派一隊輕騎,為大軍引路。
這條路,幽州軍都走了兩回了,雖不能說爛熟于心,但也不至于迷路。
而白義誠派來引路的意思,也不是真的引路,其內中,也隱含著投靠的意思。
赫連鐸眼看不行了,白義誠自然是想著換根大腿抱著,李克用實在是太猛了,以劣勢兵力,劣勢局面,硬是把大同三州給打下來兩州,就剩下蔚州一根獨苗。
要是蔚州丟了,白義誠就得和朔州刺史米海萬一樣,跑到草原去流浪了,他又不能和赫連鐸相比,赫連鐸畢竟是吐谷渾的共主,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敗的這么慘,他依然還能和李克用再掰一掰手腕。
二十六日,先鋒驍騎軍進抵蔚州。
二十七日,蔚州刺史白義誠親自出城十里,迎接陳從進。
一見面,白義誠便對陳從進行大禮,口中高呼道:“下官蔚州刺史白義誠,拜見武清郡王。”
陳從進連忙上前,扶起白義誠,笑道:“白刺史何必如此,你我之間,曾并肩作戰,情誼非比尋常啊。”
白義誠不姓白,他是吐谷渾人,本姓葉延,人家名字叫白義誠,主要是陳從進現在事比較多,比較忙了點,而且白義誠的本姓,也只有一些本部之人知曉。
而白義誠聽后,連連點頭,道:“武清郡王日理萬機,還能記得當年之情,下官心中,甚是感動。”
說到這,白義誠又道:“郡王,下官在城中,籌集了一批糧草,還準備了三千只羊,五百頭牛,以供大軍所需。”
陳從進滿意的點點頭,這廝還是很有眼色,懂的人情世故,知道自己現在就需要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