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信投降后,陳從進分遣游騎信使,奔赴各城,嚴命投降。
程公信在這段時間內,已經將各城的州兵大部都集中在一起,各城中,幾無守卒,便是有人心有不甘,在此刻,也沒人敢當鐵頭娃。
有野心的人,什么時候都有,但要看實力能否匹配的了野心,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拿什么抵抗。
況且陳從進也沒大肆劫掠地方,魏博鎮中普通百姓的抵抗意志,并不強烈。
在收降程公信后,相衛二州十五城,陸續請降,陳從進在其后,接受了盧光啟的建議,將程公信所聚集的軍隊兩萬余人,其中丁壯,各歸鄉里,并每人發放錢一貫,糧米五十斤。
反正這錢也是從繳獲中拿出來的,這程公信費勁巴拉的,把各地的錢糧搜羅到一塊,最后全做了他人的嫁衣。
打贏此戰后,陳從進大賞諸軍,每人記賞錢三貫,絹兩匹,悉數記錄在冊,待得勝回師后,一并兌現。
一時間,從后方而來的后勤輜重,來時運輸糧米,回程則運輸著從魏博各城繳獲的錢帛,金銀器等物資,整條線路,那是十分的繁忙。
三月初,在搞定相衛二州后,陳從進率軍,回返魏州,在這段時間內,陳從進分兵之后,羅弘信也是趁機夜襲,派人破壞夾墻,派精騎突出包圍,向外鎮請援等等,那忙的是不亦樂乎。
不過,劉世全今年已經是五十有五了,年紀越大,性格也變的愈發的保守起來,對他而言,到了這個年紀,無過就是有功。
因此,在羅弘信夜襲時,劉世全嚴令各營,禁止調動,各守本陣,正所謂,穩坐釣魚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至于破壞夾墻,晚上魏博軍出城搞破壞,劉世全也不阻攔,等到了白天,則立刻安排民夫加固,加厚。
你來我往,就是苦了這些民夫,今天修,晚上被破壞,第二天又開始修,可謂是周而復始。
雖然這么干,劉世全看起來有些慫了,畢竟陳從進留下的力量,還是很強的,就是正面打野戰,也毫不遜色羅弘信。
但比起功勞,劉世全更為看重的是自己的后輩子侄,希望他們能成材成器,這樣劉家在幽州軍體系中,才能站的更穩。
其實,在現實中,只要有人,就會有派系,別說一個大規模的軍政體系,就是只有十個八個人,時間一久,都會出現小團體。
這種事,是無法杜絕的,任何法則,都無法改變人的本性,而在幽州軍中,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派。
最大的勢力,無疑是陳從進的元從派,也就是以王猛,李豐,張泰,向元振,郭崇景這些人為代表,當然,這些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本職的不同,其中關系遠近,也大不相同。
比如,張泰由于一直出任外鎮將,和王猛等人的關系變的不再像原來那般親密,而郭崇景又一直擔任都軍正使,作為糾察軍隊的制衡力量,其與軍方的關系也有些變味。
當然,這只是細枝末節,在大體上,元從派以這些人資歷最老,其下又有跟隨陳從進襲殺李茂勛的功臣,作為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