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無名倒是沒想那么多,那玉扳指是崔祖娥給的賀禮,這些金飾也不過是報酬。
回頭送給自家娘子不就好了?
看崔祖娥剛才的姿態(tài),就知道是早有準(zhǔn)備,肯定不會是送給自己的。
所以沈無名收好東西,就回到了先前選的風(fēng)水寶地。
旁邊的裴子安已經(jīng)餓趴下了,雙眸望眼欲穿地看著面前美食,偏偏不能動。
這是何等折磨?
沈無名戳了戳她的肩膀,裴子安有氣無力地問道:“怎么了?”
“你咋不吃?”
“他們還沒說完呢!”
“哦?”
沈無名看了上邊一眼,那主桌上又加了兩個人,看樣子有得忙了。
好在他雖然想著應(yīng)該講完,但知道這些領(lǐng)導(dǎo)講話就跟老太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所以多了個心眼,從后廚拿了點(diǎn)吃的,趁著沒人注意,塞到了裴子安的手上。
“先墊個肚子!”
“羊肉饃?”
裴子安精通美食,瓊鼻微皺,頓時面帶喜色。
看了看周圍,就趕忙低頭趴在桌子邊緣,悄悄往嘴里灌吃的。
“謝謝你哦”
裴子安嘟囔著道。
沈無名擺了擺手,不在意,他也知道這丫頭的德性。
看著美食還不能吃,肚子餓的咕咕叫,這簡直就是受酷刑。
而就在這時,崔寬走了過來,“憔悴兄,你可曾了解《春秋繁露》?”
沈無名想了想,“有所耳聞。”
他倒是看過,不過沒有看太仔細(xì),反正就是天人合一、天然感應(yīng)那一套唄。
什么君權(quán)神授、王權(quán)天授之類的,神神叨叨。
“那可太好了。”
崔寬自然知道沈無名看過春秋繁露,畢竟這也是科舉考綱要求的內(nèi)容之一。
方才只不過是引出話題罷了。
“方才這位天師道的小葉道長說”
崔寬將事情說了一遍,然后問道:“不知憔悴兄何以認(rèn)為呢?”
“這不扯犢子嗎?”沈無名翻了個白眼,“諸子百家本就有相通之處啊。”
“何況董方仲說的是‘天人感應(yīng)’,可和道家那一套又不一樣。”
“道家是道法自然,順應(yīng)天地,董方仲說的是利用自然,以人力改變天地。”
“一個無為,一個有為,只不過同樣提到了自然和人的關(guān)系罷了。”
此言一出,原本還在一片茫然的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一個個呆滯在原地。
沈無名面帶不解,這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壓根就不是混為一談啊。
就算是在有無神論這一塊,也都各有解釋。
反正儒家就是敬鬼神而遠(yuǎn)之,強(qiáng)調(diào)人的能動性,道家求的是一個自在無為逍遙。
差著十萬八千里!
“這個解釋妙啊。”
王修忍不住拂掌而笑。
其實他們都清楚,天人感應(yīng)本就是結(jié)合了陰陽家,五行家和道家的內(nèi)容。
所以下意識想到了要怎么去洗白。
可沈無名卻不一樣,他的觀念主要是來自后世,一開始就不覺得兩個是一塊的。
所以不需要洗白,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而其余舉子也都是心頭暗嘆一聲,目光望向沈無名的時候,滿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