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65章 君臣佐使,方劑原則 (第1頁)

第65章:君臣佐使,方劑原則

晨露剛漫過藥圃的石階,軒轅已蹲在麻黃叢前third日了。

去年秋獵時被熊爪掃過的少年阿石,今晨又咳得背彎如弓,喉間的痰鳴像被堵住的風(fēng)箱。軒轅捻起株麻黃,指腹碾過棕紅的莖稈,昨夜的疑慮又浮上來——單用麻黃治阿石的咳喘,前兩日見效極快,今日卻似被什么東西絆住了手腳。

“先生,阿石的臉又紅得像炭盆了。”藥童捧著陶碗進(jìn)來,碗沿凝著細(xì)密的白汽,是剛煎好的麻黃湯。

軒轅起身時帶倒了藥簍,里面的杏仁滾出來,在青石板上彈得脆響。他忽然停住腳,彎腰拾起顆飽滿的杏仁,指腹按在頂端的種臍上:“去把石臼里的杏仁取來,再稱三錢石膏。”

藥廬里彌漫著麻黃的辛香時,阿石的母親正用麻布擦著兒子額角的汗。少年每咳一聲,肋骨就像要掙破皮肉,喉頭的灼痛感讓他總想去抓脖子。軒轅按住他的腕脈,指下的搏動快得像跳崖的石子,再看舌苔,竟比昨日更紅了些。

“前日用麻黃,是因寒邪閉在肺里,”軒轅邊說邊將搗好的杏仁碎撒進(jìn)藥罐,“就像柴房堆著濕柴,得用猛火才能燒開。可燒得太急,柴沒燃透,倒把灶膛烤裂了。”

阿石母親聽不懂醫(yī)理,只盯著藥罐里翻滾的泡沫。當(dāng)石膏塊被投進(jìn)去時,她忍不住問:“這石頭也能治病?”

“你看那灶臺裂了縫,”軒轅用竹筷攪著藥湯,石膏的寒涼之氣混著麻黃的辛熱,在蒸騰的熱氣里纏成一股新味,“得潑點涼水才能穩(wěn)住。”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南方治過的一個樵夫,那人也是咳喘,卻吐黃痰,當(dāng)時單用石膏便見效,此刻才恍然——原來藥石的性子,也得看遇上什么病邪。

藥湯倒在粗瓷碗里時,阿石皺著眉要躲開。軒轅舀起一勺,吹涼了遞到他嘴邊:“這藥里有杏仁,嚼著像堅果。”少年半信半疑地嘗了口,果然有股微苦的清香裹著暖意滑下去,喉頭的灼痛竟輕了些。

等第三劑藥煎好時,日頭已爬到藥廬的窗欞上。軒轅坐在案前,將今日的用藥寫在龜甲片上。他先刻下“麻黃”二字,在旁邊畫了個舉著戈的士兵,又在下面刻“杏仁”,添了個持盾的人影。藥童湊過來看,見他在石膏旁畫了個背水囊的兵卒,最后刻“甘草”時,竟畫了個捧著陶罐的伙夫。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