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集:陰陽初融貫
軒轅將臨時棲身的山洞打理得愈發齊整。洞壁上,東夷部落的潮汐圖譜、南疆雨林的草藥素描、西域牧民的正骨手法、北地醫者的脈診要訣,已層層疊疊貼了半面墻。篝火在石灶里噼啪作響,映得那些粗糙的麻布卷軸泛著暖黃,像極了他此刻翻涌的心緒——四方醫法如散落的星辰,終于要在他掌心漸成星座。
“岐伯先生曾言,天地間至理,莫過于陰陽。”他對著洞壁喃喃自語,指尖撫過東夷巫祝所贈的潮汐記錄。那上面用朱砂畫著月亮的圓缺:朔月時潮落,潮汐呼吸當深吸長呼;望月時潮漲,吐納需短促急呼。初學時只當是順應天時,此刻再想,卻驚覺藏著陰陽消長的玄機。
他取過骨針,在地上畫了個簡易的太極圖。“月缺為陰,此時天地之氣內斂,人當吸氣以納陽;月圓為陽,天地之氣外散,人當呼氣以泄陰。”說著,起身模仿東夷少年的姿勢,隨想象中的潮汐起伏吐納。吸氣時,丹田似有暖意升騰,恰如陽氣從陰中漸生;呼氣時,肩背舒展如潮退,又如陽氣歸藏于陰。一套動作畢,額角沁出薄汗,卻比往日更覺神清氣爽。
“原來不是簡單的模仿潮汐,而是借潮汐悟陰陽轉換之理。”他蹲下身,在太極圖旁添了行小字:“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吸為陽生,呼為陰長。”
目光移向南疆帶回的青蒿標本。那株干枯的草葉仍帶著淡淡的苦香,讓他想起雨林里那個治瘴病的老者。“青蒿性寒,能解濕熱瘴氣。”當時只記著藥性,此刻對照陰陽,忽然通透——瘴氣是南方暑熱與濕氣相結的“陽邪”,青蒿得南方草木之清陰,正能克那股亢盛的陽熱。
他翻出南疆醫者所授的《草木性》,指尖點在“夏月草木多陰”一句上。南方屬火,本是陽盛之地,卻偏生青蒿這類至陰之草,這不正是“陽中求陰”的天地平衡?就像北地嚴寒屬陰,卻產羊肉這類溫補之陽物。他猛地拍了下膝蓋,火塘里的火星濺起,落在西域帶回的酥油陶罐上。
那陶罐里的酥油還是出發前牧民所贈,此刻凝結成乳白的塊狀。“酥油性溫,能潤燥防裂。”西域風燥,是“陽盛傷陰”之象,酥油的溫潤恰是補陰之法。他舀起一勺,在指間搓揉,油脂化開時帶著暖意,竟與南疆青蒿的清涼形成奇妙的對照。“一溫一涼,一補一瀉,皆是陰陽調和之道。”
正思忖間,洞外傳來腳步聲。是附近部落的少年阿木,抱著個陶罐進來,臉上帶著愁容:“軒轅先生,我阿爸又咳得厲害了,您給看看?”
阿木的父親是個獵戶,前幾日進山遇雪,受了風寒,這幾日咳嗽不止,痰中帶清稀的泡沫。軒轅隨阿木到家時,老者正蜷在獸皮上,面色發白,舌苔淡潤。“脈浮而緊。”他三指按在老者腕上,想起北地醫者的話:“浮為陽,緊為寒,此乃風寒束表之證。”
風寒是陰邪,當以陽法驅之。他腦中瞬間閃過幾個法子:西域的烈酒能通陽散寒,北地的生姜可溫中止嘔,東夷的姜鹽熱敷能驅寒邪,或許還能配上南疆的……不,南疆草藥多寒涼,此刻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