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吉時。
新入選的秀女們,按旨意,從神武門入宮,被太監宮女引領至各自的居所。
短暫的安頓后,次日清晨,所有新晉妃嬪在掌事太監的引領下,齊聚景仁宮正殿,向中宮皇后行大禮請安。
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皇后宜修端坐鳳座,身著明黃色鳳袍,頭戴點翠鳳冠,儀態萬方,端莊中透著威儀。下首兩側,按位份高低坐著:
景貴妃瓜佳爾氏(文鴛),身著貴妃常服,氣度雍容,眉眼間帶著初為人母的溫潤與高位者的沉靜。
華妃年世蘭,一身華貴的香色常服,妝容精致,眼神銳利如刀,毫不掩飾地掃視著下方的新人,帶著審視與挑剔。
齊妃李靜言、懋嬪宋氏、裕嬪耿氏、和嬪曹琴默、端嬪齊月賓、芳嬪方氏、麗嬪費云煙等依次而坐。
新秀們按位份高低排列,恭敬跪拜:“嬪妾參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金安!”
皇后溫和地叫起,對新秀們一一勉勵幾句,無非是“謹守宮規”、“和睦相處”、“盡心侍奉皇上”之類。
她的目光在沈貴人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帶著贊許;看向莞常在時,則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
華妃則沒那么客氣,她端起茶盞,慢悠悠地撇著浮沫,聲音帶著一絲慵懶的冷意:“抬起頭來,讓本宮瞧瞧。嗯,倒都是些鮮亮模樣。不過嘛,”
她話鋒一轉,目光如冰棱般掃過眾人,“進了這紫禁城,就得守紫禁城的規矩。別仗著年輕貌美就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擾了宮里的清凈,更別……”
她刻意頓了頓,目光瞟向文鴛“驚了貴妃娘娘和皇子公主的祥瑞?!?/p>
這話夾槍帶棒,既警告新人,又暗指景貴妃母子是碰不得的“祥瑞”,將文鴛推到了風口浪尖。
文鴛端坐不動,臉上帶著得體的微笑,仿佛沒聽出華妃話中的機鋒,只溫聲道:“華妃姐姐說笑了。新妹妹們入宮是喜事,只要謹遵皇后娘娘教誨,恪守本分,宮中自然和睦?!?/p>
她四兩撥千斤,將話題引回皇后處,姿態謙和。
新秀們連忙垂首應是,心中各有思量。
夏冬春臉上難掩得意,安陵容則緊張得絞緊了帕子,富察貴人和沈眉莊端莊自持,甄嬛低眉順眼卻眼波沉靜,淳常在則好奇地悄悄打量著四周。
新人入宮,按慣例,皇帝會開始翻新人的牌子。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新人入宮請安后,敬事房呈上的綠頭牌,皇帝一個未翻!
第一夜、第二夜、第三夜,皇帝都踏入了永壽宮!
這份殊榮,讓整個后宮為之側目。華妃氣得在翊坤宮摔了茶盞,皇后捻著佛珠的手微微一頓,新秀們則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景貴妃圣眷之隆。
這第三日夜晚,雍正帝踏入永壽宮時,并未看到文鴛如往常般在殿門相迎。
他揮手免了宮人的通報,徑自走入內殿。
暖閣里,燭光柔和。景貴妃文鴛并未穿著正式的宮裝,只著一身家常的藕荷色軟緞旗裝,墨發松松挽起,簪著一支簡單的玉簪。
她正坐在窗邊的書案前,全神貫注地執筆作畫。案上攤開著厚厚一疊畫紙,已有七八張之多。chapter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