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千百年來,臨安市的城市中心似乎從未真正改變過。
——始終圍繞著西子湖畔。
尤其到了跨年夜,現在是2007年,錢江兩岸尚未開發,城市地標也還未東移,于是,年輕人依舊習慣往西子湖邊涌。
只是,自從千禧年后,市zhengfu便陸續清退了湖邊的攤販與嘈雜商業,提倡“還湖于民,還景于民”,力求還原西子湖的自然靜謐。
2002年至2010年這八年,正是“西子湖綜合保護工程”最為關鍵的階段,夜間的市容秩序也管得尤為嚴格。
即便如此。
夜色降臨時,西子湖邊依舊會零星冒出幾個文藝小攤,賣手工飾品、字畫、撥浪鼓。
但都低調且短暫,很快又被驅趕。
好在,離西子湖畔不過十五二十分鐘步行路程的地方,河坊街還亮著燈。
那里連著一片夜市。
特別是今天跨年夜,那邊似乎來了更多了小攤販,更加熱鬧了。
吃的、玩的、穿的、用的
有拉糖畫的師傅,有套圈圈的攤子,有提著兔子燈籠的孩子;有賣棉花糖的推車、還有一整條巷子都飄著炸臭豆腐的香味……
已經快11點了。
這條夜市的街道上,依舊人潮涌動。
摩肩接踵,肩膀撞肩膀。
有手牽著手的情侶,也有帶著小孩一起來逛的年輕夫妻,也有結伴而來的好朋友,也有插著褲兜,叼著根煙,瀟灑來去的solo酷哥
看著這久違的煙火氣,周嶼不禁有些感慨。
說來也有些好笑,兩世為人,這還是周嶼第一次來這個夜市。
小時候最多也就臨近重大考試的時候,跑到河坊街來。
因為街頭有一家賣定勝糕的老店,“定勝糕”寓意“必定高中”的彩頭。
后來長大了,就更不會來了。
加之,后世的夜市啊,其實商業化很嚴重了。
甚至可以說,全國的夜市賣的東西、味道、品類,都是高度重合的。
什么蟹黃湯包、轟炸大魷魚、xx老酸奶
賣的都是半成品的預制菜了。
所以,現在很多人其實已經不怎么愛逛夜市了,甚至還有點抵觸。
說不定你跟朋友提一句“我今晚去夜市”,人家還會回你一句:“啊?你還逛夜市啊?”
人味兒重,氣氛好,預制菜也少。
一些攤主,還真是幾十年的老手藝。
“我還是第一次來這里。好象也是第一次逛夜市。”周嶼說。
“我也是。”
“恩?你沒來過嗎?我以為姜媛會拽著你一起來的。我今天還在課間聽肖瑤說,她和孟妙筠今晚和姜媛也要一起來這邊逛逛的。”
林望舒搖了搖頭:“前幾年跨年的時候,我都不在家。所以沒能和她一起。”
“那你跑哪兒去了?”周嶼問。
清冷少女抿了抿唇,象是在翻閱記憶:“去年,我媽媽帶我去東京了。前年是新加坡……再前一年,好象是在巴黎?”
她說得很隨意,象是在報備周末作業完成情況一樣。
周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