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71章 (第1頁)

這樣以后就算有什么問題,也能盡快的找到源頭。

上面還有日期標注。

最下面一行有一條空白的,是用來做一天總結。

“還有背面,可以用來做一些臨時記錄。比如哪個小朋友請假了,哪個小朋友早退了。有沒有小朋友今天有些不舒服的?”

聽著江小滿介紹這個表格,王大媽都挺愣住了。

忍不住問:“乖乖,要這么詳細啊?人家家里養自家孩子都沒有這么小心的。”

這年代日子是比從前好過了不少,家家戶戶對孩子也比從前好。

可也沒有這么精細的啊!

這是開育紅班嗎?

這是給這十幾個孩子當親媽……不,比親媽都要好!

江小滿知道,現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很多都是能平平安安長大就足夠了。

再精細著養,那也是奶粉麥乳精的從這類入口的食物上想辦法。

至于孩子日常生活的一些習慣、周圍環境等等,暫時都不在他們的考慮中。

物質決定意識。

他們現在只能想到這些,而且現在的條件也只能達到如此而已。

這些父母,已經努力給了孩子自己可以給的最好條件。

江小滿提出這些,本來也不是為了和人家的爸媽比較的。

“也不是這么說。咱們比較是幫別人看孩子,其實大部分都是醫院的雙職工,如果不是因為太忙,也不會向醫院提出育紅班的請求。咱們的工作本來就是因為他們有需求才存在的。既然這樣,就好好的給人家看好孩子唄!”

江小滿會考慮到這些,也是受到昨天胡春花和王大媽說的那個割闌尾的事情影響。

如果每天都條理清晰的記錄下來,如果孩子在家真的遇到了什么身體上的不舒服,有育紅班和家長兩邊一起做反推,能最快速的查清楚問題所在。

畢竟,兩三歲的孩子能說話,但真要他們理解什么是陣痛,什么是脹痛,大部分小孩子是分不清楚的。

遇到靠譜的兒科醫生,那當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醫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加上各種檢查出來的結果,推斷出原因。

但八十年代初期,江小滿反正是不那么相信的。

她現在就在醫院的家屬區生活,法律上的丈夫莫礪鋒也是醫院的醫生,她多少還是清楚市醫院里的醫生資質情況的。

因為中斷了十年,醫院里有正規醫學院文憑畢業的學生其實也有一部分了。

但是能像莫礪鋒這樣開了男主光環的,只有他一個。

其他人現在還在跟著各科室的醫生學習。

能拿得出手的真沒有幾個。

其他的,要么就是像林邦這樣,當年是走推薦上大學的渠道成為大學生。

林邦還知道努力學習,按照莫礪鋒的意思,醫術還可以,在兒科工作的時候也特別有耐心。

之所以一直被壓著,多少是受了胡春花的影響。

但真要說林邦受牽連有多可憐,倒也不至于。

胡春花當年仗著孤兒寡母的身份沒少占醫院的便宜,林邦表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