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哭哭啼啼的跑到那高人的住所,因為喪失爺爺的痛苦,使我一直難以自拔。” “而那位高人所知我竟然年僅六七歲,就能仿出他那本書內的物件,當場也是大吃一驚。” “就跟你現在這個表情一樣,那簡直是一模一樣。” “后來那位高人,也并沒有說什么,只是不住的安慰我。” “不過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覺得突然有點奇怪。” “因為我爸如果對我好的程度,能打個九十分的話。” “哪位高人起碼能打個一百九十分!” “我一度都懷疑我是不是他的私生子,后來問我媽的時候,差點給我的屁股都打爛了不可。” 我無語了,我看著張猛男,所謂道法一脈都有五弊三缺,張猛男保不齊就是那個時候變得有些呆萌的也說不定。 而張猛男關于這種敏感隱秘的話題,竟然也真敢開口,這一點可真是讓我聽得又驚又想笑。 這要是我這么問我媽,我絕對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額...當天的月亮我估計都夠嗆能看到了,就得給我打死不可。 但是我卻沒有注意到,原來這張猛男從小就是天賦異稟,心靈手巧這一項優點,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 手工大家共分為十六類,每一類別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但是有幾類可是不得了,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特殊匠人。 這一類的匠人,生產的東西,極為特殊,而奇門遁甲,也是分為四類,奇,門,遁,甲每一類都又分支成各旁支,簡直是復雜到了極點。 春秋時期最為盛行,那時一度還廣泛的應用于戰爭之中。 當中就有很多很多的稀奇物件,乃至于現代科學,迄今為止都是沒辦法辦得到,基本可以說是跨世紀的產物也不為過。 而傳言當時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還有當時群雄割據時的諸多工藝武器,飛火流鴦有很多的考古學者,甚至是被國家列為了頂級造物。 “后來…我那位師傅,偶爾就會拿來各種各樣的牛皮書給我看。” “本來我對于學習沒有什么興趣。” “但是我那師傅教給我的,都是些手工物品。” “我倒也是很感興趣,雜七雜八的也學了不少。” “一直到我十二歲,才算是終于明白了,我師傅所和我說過的話。” “一直到三年前…我的師傅卻是突然消失了。” “我從兒時就一直翻閱的那本牛皮書,被留了下來,還有一些古籍,之后便是了無音訊。” “時至今日,也不知道我那師傅到底去了哪里。” “你的童年,還真的是挺豐富多彩的……” “不過…池皁呢?” “父母雙亡從小就是個孤兒,從小我就跟著我的奶奶生活?” “兩年前奶奶也死了,沒有家人沒有故事。” 我剛看向池皁,還沒開口,池皁就所有話都說完了,搞得我有些尷尬。 “看著點前面,前面似乎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