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是鐘樓上應該是有人的,而到現在為止鐘聲都沒有響起,就說明上面警戒的人已經被干掉了。
作為整個碼頭區域的制高點,張四海相信那些人不會放過,在殺掉原本警戒的人之后肯定會留下自己的人守著,一方面是保證鐘聲不響,一方面也可以監控整個碼頭區域,若是有什么變化也能提醒同伙改變方案應對。
所以如果張四海想要去敲鐘的話,就可能會面對幾個甚至是十幾個敵人。
張四海倒不是害怕戰斗,世襲錦衣衛百戶,當然是自幼習武,子承父業之后也經歷過不少血肉橫飛的場景,關鍵是這樣去拼命值不值的問題,他是錦衣衛百戶,不是南都的子民,為什么要用自己的性命去賭南都的將來?
可是一想到那些明晃晃的鋼刀,再想想生活在南都的普通人,他們都是大明人,都是同胞。
“不行,不能讓這些人亂來,城中還有那么多老弱婦孺,一旦亂起來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
錦衣衛也是人,也有人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好人壞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突破了“人”這個底線,一旦突破了,那就不是人,是禽,獸。
鐘樓就在不遠的地方,可是張四海卻沒有馬上行動,因為在他這里已經可以看到鐘樓上的燈籠光芒下,有人影在晃動,而且數量還不少,至少有四五個。
這還是鐘樓上面的,想來鐘樓腳下肯定還有人,且不說對方的武功高低,張四海現在手中連個兵刃都沒有。
不過這倒是沒有難倒張四海,他輕輕的從身邊撿起一塊塊的青瓦,摞起厚厚的一疊,然后從屋頂跳下來,盡量將自己的身影隱藏在黑暗當中向著鐘樓的方向摸去。
越來越近了,可張四海卻不得不停下來,因為從他此時所在的位置到鐘樓之間,隔著十五丈以上毫無遮擋的區域,鐘樓就像是在一片廣場的中央,而張四海已經看到鐘樓腳下還有兩個拿著鋼刀的家伙,正在左看右看的警戒著。
“只有拼了!”
這種情形下張四海沒有別的選擇,調整好情緒后張四海猛地沖出,以最快的速度撲向鐘樓。
“有人!”
“殺!”
鐘樓下的兩條人影壓低聲音呵斥著,看見張四海手中沒有兵刃,雙手好像黑乎乎的抱著什么東西,心中大定,畢竟他們有兵器的,壯膽。
“看老子的飛鏢!”
當雙方接近到只有兩三丈距離的時候,張四海終于出手了。
四四方方略帶拱形的青瓦,搖身一變成為“飛鏢”,雖說這種青瓦一撞就碎,但是在施加了旋轉的力量后,速度加上本身的重量帶來的沖擊是非常可觀的。張四海扔飛鏢的手法非常嫻熟,而且準確度也十分的高,一片片青瓦向著兩顆腦袋接二連三的飛去,在夜幕的掩護下,終于有一張青瓦建功,那頭骨破裂的聲音在張四海聽來是如此的悅耳。
然而張四海的敵人絕不是只剩下一個,這里的動靜已經驚動鐘樓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