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比較滿剌加和呂宋,其實楊斌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更好一些,要論地盤肯定是呂宋要大的多,但是滿剌加的人口數量卻一點都不比呂宋少,甚至人口密度還要高一些。
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滿剌加這個地方可謂是東南亞海路的咽喉所在,就連東印度公司當初都讓索薩將東印度分部的駐地選擇滿剌加,為的就是能夠將這條咽喉要道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如果不是因為索薩最終選擇了“棄暗投明”,將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給方杰的話,恐怕單憑楊斌的力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不會打滿剌加的主意,至少不會輕輕松松的就拿下來。
現在倒是不錯,楊斌只需要在滿剌加原有的港口和船廠規模上進行擴建,從而讓港口能夠容納更多的船只,讓造船廠能夠修煉和建造更多的戰艦,這就夠了。
而索薩更是大方的將他原本屬于東印度公司建造的駐地給交出來,雖說面積上還是有些不夠楊斌折騰,但好歹那些基礎設施都是有的,同樣是只需要進行一定規模的擴建工作就能投入使用。
從這幾個方面來說,將司令部放在滿剌加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至少可以為東南亞見底節約一大筆的開支,而這些節約下來的開支,楊斌打算在南都訂購更多的danyao。
雖說他知道現在南都的danyao產量難以跟上,不過他在給方杰去的心中明確寫道:“因為這里是戰斗前線,戰爭隨時都有可能打響,所以需要補充大量的danyao,如果艦隊的財務報表上有赤字的話,望集團軍總部能夠考慮實際情況,給東南亞艦隊一些支持。”
除了要補充的danyao之外,楊斌在信中也將葡萄牙東印度公司的實力進行了一個中立的判斷。
在楊斌看來,這次之所以能夠得到勝利,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采取了夜襲的行動,趁著對方光線不明的時候發動進攻,將對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沒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所以葡萄牙東印度公司才會輸的如此凄涼。
假如雙方是正兒八經的擺開陣仗對打,楊斌雖然堅信自己能夠獲得勝利,但可以想象那戰斗的艱難程度。哪怕東南亞艦隊所用的戰艦和火器都勝過東印度公司,可是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往往是那種經驗異常豐富的老艦長,帶領著一群熟練的老兵,只要給他們一個相對公平的艦隊,真正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客觀的評估敵人的實力并不是一種滅自己威風的行為,這是方杰反復強調的,只有客觀的看待敵我之間的差距,才能在戰爭爆發前進行精密的推算從而的到勝率。
在信的末尾,楊斌除了向方杰表示忠誠之外,再度懇請方杰能抽空來一次滿剌加,給艦隊的官兵們打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