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志愿者來到晉城后,張老教授馬上抽取血液做檢測,確定和阿庭的hla符合,可以抽取造血干細胞做手術(shù),手術(shù)宜早不宜遲,就定在春節(jié)前一周。
那天尉遲沒有讓尉父尉母過來,獨自一人等在手術(shù)室外。
阿庭剛滿四歲,大小做過三次手術(shù),這次是最后的通牒,他小小的身體,已經(jīng)承受不住再一次手術(shù)的折磨。
尉遲手里是阿庭那兩幅畫,目光垂落,眸底如水,在自己那副畫上流連了一會兒,便換了下一張看。
那時候大概是真的生氣,阿庭把鳶也那幅畫揉成了一團,這些折痕就像什么東西破碎后的裂紋,縱橫交錯地分布在畫中人的身上,他撫平,卻撫不平。
黎雪走了過來,尉遲手上仔細地將那兩幅畫卷起來,遞給黎雪:“裝裱。”
“好的。”
還有一件事,雖然在這里不太合適說,但黎雪還是要盡責地提醒:“尉總,下午一年一次的大會議……”
尉遲嗓音素素:“讓市場部的關(guān)總監(jiān)代我主持。”
“是。”
黎雪來就是為了問這個,得到答案后,再說一句“阿庭吉人天相,手術(shù)一定會成功”,便離開了醫(yī)院。
醫(yī)院門口,她恰好遇到熟人,出于禮貌,她點頭致意,那人微微一笑,回了一點頭,然后就進了醫(yī)院。
送她來的那輛車是老宅的,黎雪瞧見了,又忍不住回頭看了她的背影一眼,心忖,才多久啊……
尉遲還坐在手術(shù)室門口的長椅上,那人將一杯熱水送到他面前,聲音輕且柔。
“尉先生,阿庭一定會好的,他那么小又那么可愛,老天爺也不舍得帶走他的,您不要太擔心,我陪您一起等。”
尉遲抬起頭看她,莊舒在白熾燈下的面容真誠,雖然雙眉微蹙代表她也在擔心,但眼底卻是篤定阿庭能挨過這一關(guān),半響,他點了下頭。
莊舒剛要坐下,手術(shù)室的門倏地打開,尉遲當即迎上前去,張老教授摘掉口罩,松了口氣露出個笑。
“好了。”
兩個字,就代表了一切,饒是淡定如尉遲,心到了此刻也才從半空落回實處,更遑論是其他人,莊舒當場失態(tài),激動得轉(zhuǎn)身投入尉遲懷中,熱烈盈眶:“太好了!太好了!尉先生,阿庭手術(shù)成功了!他好起來了!”
尉遲沒有推開她,仿佛是接受,又或是,習慣了她這種親密。
反倒是張老教授微微一怔,臉上多了一抹復雜之色,欲言又止,終還是選擇緘口。
……
這一年春節(jié),尉家上下因為阿庭逐漸康復的喜悅,沖淡了鳶也zisha留下的陰霾,開始恢復往日的生機。
過了年,由尉氏主導的寧城外灘8號地皮宣布竣工,拔地而起的“浮士德別墅區(qū)”價值不可估量,為風光無限的尉氏集團錦上添花,由此開始,尉氏像裝了發(fā)條一樣,和國內(nèi)外各大企業(yè)接連達成合作,市值不斷攀登,引得業(yè)界人人側(cè)目。
尉氏原本就是行業(yè)老大,居高臨下是常事,但所謂站得越高,再想進步就越難,因為已經(jīng)到頂,幾乎沒有上升空間,而尉氏現(xiàn)在就是在用行動證明,他們可以把“頂”給掀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