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587章 (第1頁)

邱延亮年近不惑,出身于封丘將門。

大周文風鼎盛,將門早就不復開國前期之鼎盛。

邱家還算不錯。

近百年來。

最少三個邱家女子嫁入皇家。

說邱家是皇親國戚也不為過。

有了這層關系,邱家每一代人,都會出幾個參將、副將。

甚至總兵,比如邱延亮。

并非他們有多高的韜略武功,本事也沒多了不起。

無他,有關系,資歷足夠,熬也能熬上去。

按理說,邱延亮身為山東路總兵官。

其實跟太原府的唐威、澶州莊子才、雄州盧太白一樣。

都是走到了武官的終點——一品大員。

可人家總兵之后,還加了個總督銜。

那三位都分別有一座重城,七八個縣直轄。

在自己的轄區里,文武大權一把抓,擁兵至少五萬以上。

很簡單的道理,人家頂在抗遼的第一線嘛。

朝廷肯定要松開些限制。

遼人輕騎縱橫山東路,邱延亮頓時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他很可能成為大周第四個軍州總督。

算是一方諸侯好吧?

遼人既然上了岸,以大周軍隊的戰力,不說剿滅。

短時間里,想把人家趕出去,都是白日做夢。

邱延亮直屬戰兵一萬人,朝廷核發糧餉。

扣掉缺額和老弱病殘。

實際上,能跟他出來打仗的只有七千。

其他八千兵都是齊州、青州、登州等地方班軍。

邱延亮來的路上。

就聽說攻打須城的五千多遼軍,被路過的一伙邊軍給滅了。

邊軍戰力肯定比自己的戰兵強。

這一點毋庸置疑,人家常年跟遼軍對練嘛。

自認為知兵的邱延亮,也立刻意識到。

滲透到山東路的遼軍,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厲害。

偏師都被干掉了。

鄆州外的萬把人應該心慌了。

畢竟那伙邊軍沒走,還在東平湖呆著呢。

于是,邱延亮打算夜襲一回。

他不圖打殺多少遼人,先趕走再說。

解了鄆州之圍,功勞不小了。

家族再運作一下,給太子和閹黨送些重禮。

多半,齊州總督就落到他的頭上了。

首府之城不行,其他幾個州城作為轄地,也不是不可以。

誰曾想到?

五千遼騎,加上兩千騎馬漢兒軍。

一個沖鋒,就把邱延亮差點打出屎來。

三千大周騎兵擋不住。

一萬二千步兵組成的方陣,就像紙糊似的,一戳就破了。

當時,并沒戰死多少人。

只是大部隊完全脫離了掌控,跑得到處都是。

大晚上的,往哪兒去找?

邱延亮只能帶著參與騎兵往東跑。

好在遼軍也怕中了埋伏,追出二十里就止步抓俘虜去了。

遼軍不追,老邱就后悔得直拍大腿。

他才恍然想起,東平湖還有兩萬多援軍呢?

搞什么南北對攻?

力量分散?

南佯攻,北真打不行?

如果在撤退時,有兩萬兵從夜色中殺出來。

搞不好,他就反敗為勝了。

或者,堂堂正正碾壓過去,跟鄆州守軍里應外合。

幾打一。

難道還贏不了?

真正的遼軍輕騎不過六千而已。

都是貪功之心惹得禍呀!

一路退到東平湖畔,邱延亮收攏殘軍一統計。

才丟掉四千?

這仗損失不大嘛。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