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浩浩蕩蕩的大軍也出發了。
隨行的,還有四十幾艘三千擔貨船,滿載著糧食物資。
沈麟是打算把這些中型運輸船用兩個月即可。
一天后,鞏州再望。
不過,船只依然朔流而上。
遇到淺灘,強行拉拽也要過去。
磨損什么的,大家都顧不得了。
兩個月而已,總不至于報廢。
這樣又走了大半天。
渭水的源頭到了。
此地叫做鳥鼠山,距離渭源縣很近。
就算蘭州,也不過三百里而已。
一人雙馬,騎兵疾行,兩個時辰就能趕到。
這里原本就有個依山面水而建的寨子。
叫做定西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不過,定西城卻在東南方向。
距此小四百里呢!
魯志昌把秦州大營的騎兵都抽空了,才勉強湊齊了兩萬人,
要是沒有沈麟帶來了近五萬鐵騎。
呃,現在只有四萬五了。
老魯絕對不敢這么做。
“哈哈哈,你小子選擇定西寨扎營,確實尚佳?!?/p>
“北面的蘭州,東北的定西,后方的秦州,西面的熙州,南面的川西岷州,騎兵都能在兩三個時辰內趕到?!?/p>
“就算最遠的西寧,也不過才七百里。”
沈麟撇撇嘴道。
“西寧、湟州那等破地方,除了駐軍跟家屬,有幾個漢民?”
“西域的聯軍都不稀得去搶!”
“就以定西寨為大本營,走水路,后勤便利?!?/p>
“咱們不著急,先招兵練兵好了?!?/p>
魯志昌手頭可沒幾艘船。
能用的,全都集中到潼關水寨去了。
沈麟的到來,解決了他的dama煩。
四十艘運輸船,哪怕再慢。
三個日夜的功夫,就能送來十萬擔糧食。
至于草料,渭源以及鳥鼠山,缺草么?
趁著秋高氣爽,安排人收割、儲存就是了。
沈麟一定要逐水扎營,主要是可以捕魚。
這時代的河流,拖網跑個三五里,拉上來就是好幾千斤。
能省下多少糧食?
魚肉管飽了,營養上去了,糧食卻節省好多。
老魯他們為何一直不敢大規模擴兵?
陜西路黃冊記載,有民近八十萬戶,過三百萬人。
其實官方統計很不準確。
瞞報,漏報,甚至山區的黑戶不在少數。
整個大周都是這種情況。
沈麟覺得,整個陜西路應該超過四百萬人。
戶口當在百萬以上。
也就是說,西軍還沒達到三丁抽一呢!
在其他地方,比如封丘京城,或者江南、荊襄等富足之地。
別說三丁抽一,五丁,八丁抽一,老百姓都會怨聲載道。
但西北地廣人稀,土地貧瘠。
老百姓謀生的手段不多,當兵吃糧就顯得天經地義。
大營還沒擴建完畢呢!
從第二天起。
早就得到通傳的各地官吏,就帶著適齡丁壯絡繹不絕地趕來了。
沈麟讓人在河邊架起幾百口大鍋。
不管選不選得上。
白面滿頭,大碗的魚肉先管夠。
維持秩序的官兵喝道。
“都不要著急。”
“排隊排隊!”
“我們是來自澶州安定府的鐵鋒軍和慕容軍。”
“死在咱們手里的遼韃子、二韃子,都超過十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