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記者都在這里等了好久了,本來就被太陽曬的毛焦火辣的,聽到這句話,臉色也不太好。
“我們就過來了解一下情況而已。”
“是啊,我們也不是壞人,沒必要把我們拒之門外吧。”
“就是啊。”
這些記者絕大多數都是一副我來采訪你那是你的榮幸的口氣,聽得言夢都有點無語了。
那個鄰居無奈的搖了搖頭,離開了。
言夢立刻追了上去。
“您好,打擾一下。”言夢拿出自己的名片遞給那個鄰居,“我是……”
話還沒說出口,就被人推開了手。
“我不接受采訪。”
“不是,不是,您誤會了,我是想說您能不能幫忙聯系一下這家的人。
我是真心想幫他們的,這次事件發生在國外,家屬自己處理起來也會很吃力,如果有媒體的介入,或許對他們會有幫助。所以……”
鄰居嘆了一口氣。
“剛才那些媒體一開口就是要挖人家女兒的隱私,這都是些什么人吶。
你說的這幾句話我聽著還舒服點,行吧,我帶你去他家。”
與此同時。
網絡上出現了一篇關于遇難女學生的文章,正鋪天蓋地的傳播著。
……
一開始家屬非常抗拒跟言夢接觸,主要是之前有好幾個記者逮著人就打聽遇難者的隱私,讓家屬十分反感。
經過反復溝通之后,家屬才同意讓言夢進門。
其實一直到來這里之前,言夢心里都在掙扎,她不知道自己這一趟過來的意義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直到一個她非常敬重的前輩跟她說了一句話。
有時候他們做采訪的目的并不是挖掘隱私,博取眼球,而是通過這件事情引起大眾的注意,就像這次墜機事件,如果沒有媒體關注,很快這個事情就會石沉大海,會徹底的消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
人們會忘了這個事情帶來的悲痛,這背后的真正隱患也會被一帶而過。
直到下一次悲劇的再次發生。
最近飛機頻繁出事,如果有人追根問底,或許就能避免類似的悲劇。
言夢站在門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終于想通了。
空難,159人罹難。
當人們看見新聞上報道的這些字眼時,這件事情其實離人們很遠,除了感嘆一句人生無常,也沒有其他更多的思考了。
可是當她們把159個人拆解成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幸福的家庭,這些故事才會深深的觸動每一個人的心。
才會讓他們真正的去思考每一天活著的意義。
……
言夢理了理心緒,抬步走進了客廳里。
客廳里,氣氛壓抑,坐滿了人。
她一進門就看見了坐在沙發上眼睛紅腫,雙目無神的婦人正愣愣的發著呆,她就像是被抽去了靈魂一樣,整個人都顯出一種了無生氣的頹敗來。
言夢鼻尖一酸,心里也難受極了。
她這輩子最怕的就是這種生離死別的畫面,可是做她這一行,卻不得不面對這些。
言夢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當沙發上的那個婦人聽到記者兩個字的時候,麻木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裂縫,她抬起頭來看著言夢,枯竭的雙眸里恢復了一絲絲神采。
她跌跌撞撞的起身,走向言夢,一把抓住她的手。,content_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