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告訴李光吉,我們已經派人截留包裹。一旦衣服和兇器被找到,即使他清洗過,也能驗出血跡殘留。
面對鐵證,李光吉終于崩潰,揮手掃落桌上照片,不斷聲稱婷婷不是故意的婷婷只是生病了婷婷沒想sharen……
聽到這兒,我后背已經爬滿冷汗。
每個刑警都會根據案發現場、物證、人證,串聯案發當天的情況,并模擬犯罪者的心理。經過反復練習,積累大量經驗,老干警能猜出犯罪路徑。
但楊銳,幾乎不需要經驗,就順利還原了犯罪過程。
順利到仿佛親眼所見。
姚婷被控制住沒多久,曹隊就接到了交通部的電話。包裹已成功截獲,物證移交鑒定,會盡快給出結果。
但我知道,不需要結果,李光吉已經輸得徹徹底底。
另一邊,姚婷得知犯罪事實被揭露,卻只是抓著嬰兒照片,不斷喃喃:是我的孩子……不是別人的,是我的孩子。
同樣被捕的姚昌遠、蒙慧琴均心灰意冷,在壓力之下交代了協助李光吉、包庇姚婷的罪行。
我推開審訊室的門,想招呼小楊出來休息。
沒想到李光吉突然開了口。
他直勾勾盯著小楊,滿是被計劃反噬的不甘:你是叫楊銳吧?姓楊的,死也讓我死得明白,告訴我,你們從什么時候開始懷疑婷婷的?
小楊想了想:找到的刀上只有你、姚昌遠和蒙慧琴的指紋。
李光吉呼出口氣,憤怒地拍響桌子:我早就告訴他們,一定要讓婷婷碰到那把刀,該死,為什么不聽我的!
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下意識看了小楊一眼。
他解釋道:我們去的那天,砧板上有沒切完的肉和青椒,混放,廚刀擱在一邊。常做飯的人,不太會一把刀切葷又切素,而且刀工很差,顯然不經常下廚。
我醍醐灌頂。
既然李光吉不常下廚,家里就應該是姚婷做飯。但剔骨刀沒有她的指紋,卻有姚家二老的指紋,這個物證就非常可疑了。
我剛想夸小楊觀察細致,他卻沒來由地笑出了聲:你放心了?
接話的是李光吉:你說什么?
我說因為刀懷疑姚婷的時候,你松了口氣。
小楊饒有興致地看著李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