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些官員一個個跪著逼他處置穆王,他若不答應就絕不罷休的陣仗,皇帝心里跟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顧士豐這廝,越來越為老不尊,竟敢戲弄于朕!”
萬昭儀順利地把穆王摘出來后,就開始嫁禍了:“臣妾跟了皇上二十余年,細數下來,差不多三十年了。當時臣妾初到皇上身邊時,最大的皇子明王還是個孩子,因此可以說,臣妾是看著幾位皇子長大的。幾位皇子小時候個個純良,孝敬又敬仰您這位父親,可隨著后來,皇上登上皇位,成為九五之尊,皇子們的身份也跟著高漲,身邊不免多了些許多鉆營的臣子。就是這些臣子,將這些純良的孩子一個個往歪路上引,引得他們跟皇上父子離心,兄弟明爭暗斗。本來有幾個寧愿做清閑王爺,不爭不斗的,可耐不住底下慫恿的人太多,一步步逼得他們兄弟反目成仇,成為不死不休的局面。皇上別忘了當年,您就是被逼得無奈才不得不……”
對一個父親來說,兒子再恨再討厭,但因著血肉之情也會多了一份仁慈,偶爾都會懷念他們當初是多么好的孩子,只是長大了心思也大了。皇帝聽了萬昭儀的話,往另一條路上明悟去了,孩子們原先好好的,怎么地一個個長大了心思就這么多了?顯然都是被人給引上歪路的!
皇帝又想到他身為皇子時,就是只想做個安穩王爺,過快快活活的日子。但皇子爭儲,硬是將他逼入絕境,后來不得不為自保和穩固江山,將幾個兄弟滅殺了。
皇帝好名,雖然是自己和母后親自動的手,但總會為了名聲給自己找些借口。
這不,萬昭儀就給他找了一個極好的借口——不是他愿意的,只是那幫奸臣在搞鬼,害得他們兄弟鬩墻,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他自己是無辜的!
“這幫該死的奸臣!”皇帝重重地一捶龍案,這一捶,不僅僅捶出了心底深埋的恨,更捶出了他渴望的一份解脫!
他不是弒兄殺弟之人,一切都是那幫奸官佞臣所害的!
仿佛為了證明一般,皇帝怒而站起,說:“顧士豐欺人太甚,還敢禍亂皇室,朕要滅了他!”
“皇上!”萬昭儀及時制止說:“皇上萬不能如此!”
皇帝龍顏大怒:“難道朕不該殺了此等奸臣?”
“皇上要以什么借口和證據來處置太傅?穆王只是沖撞了曾經教導過的先生之一,就被那些臣子攻訐為虐殺恩師,不說顧太傅被稱為帝師,他又曾在先帝之時,教過先帝幾天,得了兩朝帝師的美名,皇上,那是您名義上的恩師,還是您父親的恩師,您若是處置他,百官怎么罵您?歷史怎么說您?”
皇帝被怒氣沖昏了的腦袋逐漸清醒過來,不甘心地低語著:“朕就沒有辦法了嗎?”
萬昭儀獻計說:“既然世人都講尊師重道,皇上就好好地供著那尊神,顧太傅年紀不小了,也沒幾年的好活,皇上對付不了做老子的,還對付不了做兒子的嗎?”
萬昭儀的話提醒了皇帝,顧太傅的三個兒子亦在朝中為官,想要對付他們,給他們穿穿小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