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你這是效仿那些國際大牌 (第1頁)

同樣的問題。

在林小夕合著她跟兩個合作伙伴的協議問李朝源,哪個地方縫紉機比較好時,他也有這個疑問。

不過他不像孫莉跟陳水際,只是猜測,沒敢問。

他當時就問了出來:“你那些手工活,賺的就是手工錢,你做成流水線的產品,到時候不但賣不上價,還丟了你現在的優勢。”

“我就是為了不讓這些手工藝品降價,才這樣做的。”

李朝源一愣。

林小夕仔細解釋:“七月份的時候,我那些客戶紛紛要求我降價。我不想降,才跟兩個銷售渠道比較厲害的廠家達成了合作建廠生產流水線產品的想法。”

“產品一多,你這手工還有市場?”

林小夕失笑:“當然有。”

李朝源不解地看著她。

林小夕再次解釋:“李總你只看到了流水線產品出來后會沖擊價格,卻忘記了產品本身的價值,其實流水線越多,手工品越值錢。”

李朝源明白過來:“你這是效仿那些國際大牌?”

“差不多吧。”其實差得有一些多,比起知名品牌,她這個手工口還有一些文化情懷在里面,只是林小夕覺得,這樣的話就沒有必要說了。

得到確認,李朝源也就不再繼續這個話題:“重工業這一塊,以前集中在東北,現在則在長江三角洲,你要是想了解這一塊,就去一下溫市,那個地方,現在可是制造皮鞋的集中地啊。”

林小夕把這個地方記了下來。

李朝源又想起一件事:“你這個工廠,準備建在什么地方?”

“你有什么建議嗎?”林小夕并沒有說自己的想法,而是反問。

李朝源也在不在意:“正常情況來說,你建鞋廠的話在溫市是最好的。因為那里現在有比較集中又全面的供應鏈。”

“那不正常呢?”

“雖然你這個千層底也要用的一些機械,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工,原材也主要是布。如果只考慮這些的話,你在人工比較廉價和紡織廠多的地方,準沒有錯。”

林小夕把這些也記了下來。

李朝源看她這樣,不免好笑:“你這么認真,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工廠是你自己的呢。”

剛才的協議寫得明明白折,林小夕只是一個專利和文遺的出讓方。

林小夕把他之前說的話記好,才看向了他:“你怎么知道我不會自己建廠呢?”

“自己建廠?”李朝源臉上全是不以為然,“你要是自己愿意建廠,為什么現在不建,而是要等到市場上面都差不多了才自己建?”

林小夕搖頭:“現在不能建。”

李朝源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筆記本上。

林小夕知道他的意思,不能建的話,這是什么。

她嘆了一口氣:“我這是放長線,吊大魚呢。”

李朝源挑了挑眉。

林小夕笑了笑:“我知道源哥你的意思,覺得我現在這樣子做是把利潤讓出去了。可我看的卻是,千層底流水線化以后,它未來廣闊的市場。”

“它未來廣闊的市場?你這么有信心?”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