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霍華德·休斯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外界雖然有些驚訝,但談不上意外。
因為這個時期,正是各種智庫陸續成立的興盛期,比如,一九七三年,總部設在米國花生燉哥倫比亞特區的米國傳統基金會成立。
如果從“老劇本”的角度往回看,三分之二以上的智庫成立于一九七零年代后,超過半數的智庫成立于一九八零年代后。
在這個世界經濟發生巨變的一九七零時代,身處其中的人們想研究其原因的愿望,還是非常強烈的。
更何況,霍華德·休斯基金會那么有錢,得想法子往外花啊,要不然就可能和免稅條件沖突了。
霍華德·休斯研究中心這塊牌子往外一掛,自然是廣招人馬,讓研究經濟的學者們趨之若鶩。
人們普遍相信,有財力雄厚的霍華德·休斯基金會做后盾,霍華德·休斯研究中心發展成為像布魯金斯學會、胡佛研究所、蘭德公司那樣的智庫,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高弦還是老做派,打完了臺子后,就站到旁邊,讓米國人自己去干具體的事情,如此一來,他在米國的圈子越鉆越深的情況更被忽略了。
一直對回到花生燉念念不忘的艾倫·格林斯潘,借助霍華德·休斯研究中心這個平臺,好好地把自己炒作了一番,眼瞅著在經濟學家圈子里的聲望保住了,甚至還有提升。
高弦也沒少對艾倫·格林斯潘下功夫,比如特意拉著他參加了一場由李根當主角的聚會。
在一九七六年米國大選共喝黨黨內總統提名階段,李根雖然敗給了福特總統,但差距并不大,只輸掉了一百多票,并且憑借出色的退出演講,給更多共喝黨成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是因為這種“雖敗猶榮”,那些對里根進行正治投資的人并沒有放棄,比如那個正治行動委員會就沒有隨著一九七六年大選結果分曉解散,而是繼續保持運作,劍指一九八零年米國大選。
支持者都如此給力,里根自然毫不氣餒地繼續奮戰,做為一名活躍的媒體評論員,維持著公眾關注度。
這次的聚會,就是里根的支持者們組織的一個活動。
艾倫·格林斯潘的露面,讓李根一干人等如獲至寶,因為這幫人雖然對于如何作秀、演講、算計支持率是行中能手,但經濟領域太博大精深了,只能找經濟學家做顧問。
用高弦的笑談來概括就是,你們想在演講當中正確引用什么經濟數據,只要注意艾倫的“這項數據可用”結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