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親自向陛下請愿,要將這個范興流放三千里,到那條件最為艱苦的幽州城。”“讓他每天都朝著綏州城的方向,跪在城墻上,受盡苦難和折磨。”“受盡世人的唾罵。”“等到有一天,我唐朝大軍殺入漠北,滅掉突厥最后一個活口之時,再將這范興斬殺在那里。”“以祭我曾經(jīng)死去的所有大唐將士,百姓的在天之靈!”說到這里,李秋突然的面向皇城方向跪倒,朗聲說道:“我李秋,今天在此立誓,十年之內(nèi),必將那突厥斬草除根!以絕后患!”“愿那些慘死在突厥人手上的所有將士、百姓們的在天之靈,能夠得以安息!”“也祈求蒼天有靈,助我完成夙愿!”李秋所許下的宏愿,立下的誓言,情真意切,飽含了對那些曾經(jīng)死在突厥手中的將士、百姓們的悲憫,以及骨子里對突厥的無比憎恨。他的這份感情,也同樣的打動了在場太多百姓們的那顆心。一想到那些已經(jīng)死去的,都是自己的父親、丈夫、兒子,在場的這些百姓們,也是一時間不由得眼中含淚。噗通一聲同樣的跪倒在地。一個老婦人,跪在地上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剛剛戰(zhàn)死的丈夫,“老頭子,今天已經(jīng)是你戰(zhàn)死的第六年了,你要是真的在天有靈,就跟隨著李秋將軍一起,滅了那突厥吧......”一個女人,流著淚水,帶著無盡的思念哭著說道:“兒啊,你才十六歲啊,就慘死在了那突厥人的手中。”“娘知道你死的慘,可是娘沒本事啊,不能為你做哪怕是任何的事情。”“可你聽到了嗎,李秋公子立誓要殺盡那突厥人,為你報仇了呀!”一個小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同樣是跪在地上,眼神中堅定的說道:“爹,狗蛋馬上就要長大了,馬上就可以上戰(zhàn)場了。”“我要跟隨著李秋王爺一起,上陣殺敵,殺光那些害死你的突厥人,給爹爹你報仇。”說到這里,這個孩子最終還是沒能保持住自己的堅強,突然間抹著眼淚哭著說道:“爹......在你走后,娘親也走了。”“這個世間就剩下俺自己一個人了,俺好想你和娘啊......”......對于眼前的這一幕幕,一直處在遠(yuǎn)處的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征等人也是瞧在了眼中。同樣的眼中出現(xiàn)悲憫之色。而在那高處皇城城墻上的李世民,同樣是為眼前的這一幕感到自責(zé)。天下百姓如此,都是他這個當(dāng)皇帝的失職啊!同時,看著那目光堅定,立誓要殺盡突厥,為所有大唐將士、百姓報仇的李秋,他的心中既感到驕傲,又感到憐惜。驕傲,是因為一個父親,能有這樣一個英雄的兒子而自豪。憐惜和自責(zé),是因為他自己沒有盡到一個父親應(yīng)有的責(zé)任。在李秋長大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關(guān)于他這個父親的身影和愛護。其實,眼下的李秋,又同那個哭泣、流淚的小男孩有何區(qū)別呢?他一路無助的走來,變得如此的優(yōu)秀和出眾,誰又知道他在背后又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磨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