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他的話,本來就因為這飯局的氣氛沒什么食欲的李秋,也就索性放下了手中筷子。說自己已經吃飽了,也就跑去同太上皇對弈。在他想來,這太上皇剛剛接觸象棋,又不太熟悉規則。自己得怎么讓棋才好呢?不能太明顯,還得讓太上皇贏的夠有懸念......可是,他想象中的倒是挺美好。等他真的跟李淵下上了棋后卻突然間發現,自己居然不是這太上皇的對手!喵了個咪的,怎么說也是自己把這個象棋帶到這里來的。難道剛一個多時辰過去,自己就下不過人家了嗎?這未免也忒丟人了吧!于是乎,接下來的幾盤棋中,李秋是絞盡了腦汁,用盡了渾身的解數。才勉強的在六盤對局中,艱難的贏下了一盤。而且貌似還有著對面的太上皇不著痕跡的,有意讓了自己一盤的因素在里面。這種結果,簡直是讓李秋哭的心都有了。他呢,說白了,也僅僅是處于一個會玩象棋的業余水平。像一般公園里的老大爺,他肯定是下不過的。而李淵那是什么人啊?隋朝的重臣,太原起義,拉攏了一堆能臣,打下江山的開國皇帝。智商、情商、韜略,能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嗎?后世人一般都認為李世民了不得,覺得李淵不怎么樣。可是事實上,卻遠非如此的。這打過了一輩子仗的李淵,下一步謀三步,李秋又怎么會是對手?由于下棋的過程中太過專注,李秋和太上皇兩個人都是如此,漸漸的隱約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們這一老一少,時而得意大笑,時而懊惱嘆氣,總之是下的不亦樂乎。尤其是太上皇,在贏了李秋之后,也是相當的有成就感。這開心的笑聲,怕是比進入這大安宮中累計起來還要多。而不遠處,望著他們這邊爺孫兩個和睦溫馨的場景,李世民的心中漸漸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反思不斷。起初,在聽到武士彟將李秋帶去了大安宮拜見太上皇時,李世民的心中是極其憤怒的。他不想自己的這個還未相認的兒子,同太上皇之間產生什么聯系。從而再牽扯出其他不大好的事情出來。可是直到現在,當他看到了這一對爺孫對弈,其樂融融的溫馨景象時。他心中的念頭開始有了巨大的改觀。要是還在前朝,沒有皇位影響的話,怕是自己家中就是這樣一種景象。原來血緣和親情之間的羈絆,是人為斬不斷的。而長孫皇后,也是將這所有的一幕瞧在眼中,很是欣慰。也為太上皇和李秋兩人感到開心。時間過得很快,就要到了離別之時。不知道為什么,今天難得好心情的太上皇,看著李秋和武珝這兩個孩子離去的背影,心中竟然萬分的舍不得。莫名其妙的,眼圈竟然微微有些泛紅。那種濃郁的離別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