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歲歲花間第11章 (第1頁)

我回了府中,去看了祖母。晚間消息便傳遍了京都,說靖安侯府老夫人病情又加重了。至于坊間流傳的原因,則是太子上門探病時還帶著江心月,二人形影不離,再度刺激到老人家,使得病情復發。一時間,茶樓酒肆皆在談論此事。我在府中靜聽風雨,閑侍花草。直到清荷對我說:「現在坊間流言都在說太子是故意帶著江心月上門的,意在給靖安侯府難堪,故意相逼,百姓多憤慨,為您打抱不平。」我將手中的剪刀緩緩放下,時機到了。祖母穿著誥命服飾,親入宮中,跪在乾安殿前,自陳沈家福薄,不堪匹配皇家,請求皇帝收回成命,為太子另擇良配。而我也跟隨著她入宮,跪在她的身后。過往的宮人內侍以及王公大臣全都看著這一幕,祖母與我二人俯首跪在那數十層白玉石階之下。可如今的靖安侯府,也只剩下了我們祖孫二人。聯想到當年的軍功卓著、赫赫榮光,再看當下祖孫相依為命,受人折辱。許多人走過時,不免輕聲嘆息,似有唏噓之感。最后終是帝王降旨,允沈家所求。并賞萬金,賜良田萬畝。這事已然鬧得沸沸揚揚,再繼續僵持下去,就連整個皇室也會成為百姓們茶余飯后的笑話。而沈家主動提出退婚,便已是最佳的臺階,亦可及時止損。我扶著祖母,走在宮道上,抬頭看著這碧瓦朱墻,只覺逼仄,而宮外的浩瀚天地,才讓人舒心。上了馬車后,我放下車簾,靠在祖母身旁,輕聲道:「皇后和太子都希望我能主動退婚,卻獨獨沒想到是今日局面。」她們想要的是我忍氣吞聲,打落牙齒和血吞,乖順讓位,將事態影響降低到最小,而不是像這樣鬧得舉世皆知。祖母撫上我的手,沉聲道:「沈家的兒郎自有一腔熱血,沈家的女子也絕不是忍氣吞聲之輩。」今日之后,太子將聲名受損,漸失人心。帝王另下旨意,命太子于府中靜思半年,不必上朝議政。這便是變相的禁足。我慢慢淡出了眾人的視野,陛下賜黃金萬兩、良田萬畝,便是在表安撫之意,亦是想平息事態。我的出現只會讓流言蜚語縈繞不散,這不是陛下現在想看到的。我打算出京前往莊子上查賬,并在京外別院長住,也是為了避避風頭。臨行時,我與四皇子在城門口相遇,對視一眼,便匆匆擦肩而過。我帶了一眾家丁護院以及管事嬤嬤前往莊子上,每日查看賬簿,登記瑣事,這日子倒也過得很快。恍惚便是一年。聽聞太子禁足期間,四皇子很是得勢,帝王對其委以重任,甚為看重,命他掌管京畿風林衛,他更是提出許多利國利民之策,得朝野稱贊。太子禁足期滿后,氣勢已大不如從前,更是處處被四皇子壓了一頭,陛下對他亦是多有不滿,冷落于他,朝野上下因他先前之事,覺得他并無儲君之才德,對他頗有微詞。與此同時,太子設宴本欲敲打眾人,卻被爆出驚天丑聞,東宮藏書樓內藏著大理寺卿的夫人的畫像,太子覬覦臣妻的消息不脛而走。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