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將軍府,樂飛與張叔夜在前,虞允文、陳東王寅等人在后,魚貫而入,來到了廳堂之上。“殿下,天王已逝,還請殿下節哀,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戰亂頻頻,國家初創,也顧不得那么多的禮儀了,還請殿下能夠早日登基,主持大局!”張叔夜捅了樂飛一下,樂飛向前一步,沉聲說道。晁云深吸一口氣,淡淡說道:“鵬舉,你說的是,家國大事豈能兒戲,我雖然不肖,卻也不敢因私廢公,而且北地的軍政也離不開你,至于繼位登基的事情,你跟嵇仲兩個人商議著辦就行。”樂飛與張叔夜對視了一眼,無奈的搖搖頭,殿下雄才大略,哪一樣都好,就是無論什么事情,永遠都是這個調調,別人忙死忙活,他當甩手掌柜,不過,這也難怪,晁云最不擅長的就是這些禮儀上的事情,特別是古代的皇家禮儀更是紛繁負責,令人頭疼的很,也只有這些飽學之士方才玩得轉。讓晁云處置一些日常的俗務,他都懶得看一眼,更何況是還要繁雜沒有意義的事情?好在樂飛回來了,張叔夜倒也不至于那么頭疼,雖然樂飛是武臣,但是飽讀詩書,對于這些禮儀倒是精通的很,大不了推給樂飛,反正他年富力強,不像自己,垂垂老矣。接下來的時日,張叔夜與樂飛全力操持,總算是將一切事務處置的妥妥帖帖,眾人擁戴晁云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昭告天下。國號大梁,年號貞武,貞武帝晁云正式在大名府登基,定都大名府,以幽州為北京作為陪都。長子晁擎封晉王;次子晁騰封燕王;三子晁峻封趙王;長公主晁嫣封嫣華公主;張叔夜為左丞相,執掌吏部尚書;;樂飛為右丞相,兼河北北路巡撫使;陳東為都御史,掌檢察院;盧俊義為淮南東路巡撫使;王寅為河北南路巡撫使;史文恭為京東東路巡撫使;孫安為兩浙路巡撫使;關勝為京東西路巡撫使,坐鎮汴梁;楊再興領上將軍、陜西經略;重立六部,明歲開科取士......晁云一道道旨意傳達開來,舉國振奮,本來有的人想要借此機會請命大肆封爵的,結果被晁云一口氣給駁回了,女真不滅,國不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