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家食肆裝修的七七八八了,估摸著再過個三五日便能著手開業事宜,秦氏已經迫不及待的買上了兩掛鞭炮,到時候請人來曲江水邊放,放響亮些,讓縣里人都知道覃家開食肆了!
既然著手食肆里頭的事宜,臭豆腐攤就沒時間再做了,秦氏要跟著覃宛去食肆里頭幫忙,覃宛打算把覃家食攤的臭豆腐全權交由琴大姐和清平巷的幾位嬸嬸們。
如此,便要同她們重新簽訂協議,臭豆腐的商標依然是覃家食味,她還是老板。
琴大姐她們也須每日送上一百份到覃家食肆里幫食肆引流。
至于食肆這邊,覃宛打算先按照不同時令做些五湖四海的家常菜,求個物美價廉。
等食肆的名聲打出去,再開辟高檔菜系吸引有錢人家的顧客。
食肆地處縣北,因著縣北有碼頭,從大燕各地來這里做勞工的眾多,且先前各地的難民都被知縣大人安置在附近,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早前她執意要把食肆開在西文街,也是因為來這里吃飯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的,卻一定眾口難調。
而對覃宛來說,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就是一項能讓她血液沸騰的挑戰。
只有把大燕各地民眾的胃口摸清了,往后在全國開連鎖店時,便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到這里,覃宛再次檢查了一番自己擬定的菜譜:
辣味菜系列的麻婆豆腐和回鍋肉,一個平價下飯,一個肉香解饞。
鮮味菜系里她擬定的是賽螃蟹和芙蓉雞片。
賽螃蟹以魚肉為主料,配以雞蛋,加入調料炒成。
這魚肉似蟹肉般雪白,雞蛋如蟹黃般滑嫩,配以姜醋醬油,真是不是螃蟹,勝似蟹味。
不用費螃蟹的錢卻能吃到勝似螃蟹的味道,這道菜覃宛自認為定的極妙。
芙蓉雞片形似芙蓉,也是嘗個軟嫩滑香。
雞里脊肉用清水泡白,再剃去白筋,用刀背剁成泥,做成雞茸漿撇入油內,配以火腿冬菇和菜心,清爽又不膩。
海鮮系菜肴原本想定一道煎海蠣,可寧遠縣并不靠海,這海蠣難取,得縣北碼頭的船千里迢迢從景州運來,等到后恐怕是腐爛不新鮮了。
她只好暫時作罷,往后再想辦法。
甜點就是杏仁豆腐和太極芋泥,這兩樣春日做飯后點心剛剛好,都是細膩軟滑,香甜可口。
若是櫻桃還未下世,做些櫻桃煎來吃也是妙。
還有便是些各地的家常菜,農家外婆菜,蒜泥白肉、梅菜肉餅、大煮干絲、叫花雞、荷葉粉蒸肉這些。
還有按季燉的老火靚湯以及各色的面餅粿條等等,這就按客人的需求來定做了。
初次擬定的十二道春日系列,上回秦氏已拜托方公子寫來了。
如今也沒有別的可選,覃宛只好讓人把這十二道菜肴掛進徐三手特地為她趕制的豎狀的蟠龍紋木框里頭,懸掛在食肆的堂內墻壁上。
正要出門去,覃家外頭有人叫道:
“覃娘子在嗎?”
覃宛探出頭:
“誰來了?”
“有一封你的信,打江州送來的?!?/p>
是信差送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