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05章 (第1頁)

李威笑容不減:“李老板客氣了,如你這般,如果只是盡義務的話,我們這些普通人就要無地自容了。”李翔擺擺手:“這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記者報告各種事實,讓大家知道全國發生的各種事情,對我們這個國家也更了解,更有歸屬感,開化民智;農民種田,讓大家吃飽穿暖;工人生產各種商品、設備。”“至于我們這些商人,做不出什么實質性的貢獻,只能出點錢了。”從某個角度來說,商人確實是最沒有用的,因為他們自己本身不會產生任何價值,而且會聚集大量財富,導致社會財富分布不均勻,如果這一種不均勻達到一個頂峰,就算產生兩極分化。這也是為什么古代歷朝歷代商人身份地位都很低的原因。但商人在金融和經濟角度來說,卻是最重要的催化劑,最重要的紐帶,他們把生產力聚集到一起,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李翔和李威客氣了一會,然后進入的采訪正題。李威問:“李老板,我看外面有傳言,說你們工廠開設時間不長,兩百萬幾乎是你掏空了家底才湊出來的。”李翔回答:“我們工廠開設時間確實不長,只有短短幾個月,兩百萬對于我們來說也確實不是一筆小錢,但在國家利益和同胞受災面前,這些都是小事。”李威問:“有專家預測,這一筆捐款對你們工廠的正常運營已經產生影響了,這種說法對嗎?而且外面很多人也在傳這個說法。”李翔回答:“捐款之前我就已經預算好了,以我們目前的效益,是沒有問題的。”李威追問:“那也就是說,是造成影響的,對嗎?”“從流動資金方面來說,確實是造成了影響,不過我們能解決。”李翔如實說道。這是客觀的事實,如今公司賬戶上還有二三十萬,這些錢對于目前的規模來說,運營是不夠的,支撐不了多久。李威問了很多問題,大多都比較溫和,偶爾也會問幾個比較尖銳的問題,比如:“你提倡大家捐款嘛?”,這樣的問題你要是敢回答“是”,指不定就怎么寫你。問完問題,李威又提出去車間看看,拍幾張照片。這并不是什么大事,李翔甚至還親自陪著去了。期間,李威問了工人一些問題,一一做了記錄。不少被問到問題的工人都特別興奮,畢竟這是要上報紙了,普通人一輩子都沒這個機會,就算他們被采訪的問題不會被登報,那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了。一個采訪一直做到快下班,李翔本來還想請李威吃個飯,但李威笑著拒絕了,便也不強求。李翔倒是比較淡然,他沒指望這個采訪能帶來多大的改變,只希望這個采訪能提升一下自己品牌的影響力而已。現在清漓啤酒在本地的影響力雖然不錯,但要走的路還是很長。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