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中發(fā)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靜安國寺的住持和尚圓寂了。
其二,長公主與丞相唯一的女兒回來了,賜封號靜安郡主。
其三,便是那靜安國寺的三米金佛被請回了公主府中。
晨起,我望著院中三米高的金佛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心情大好。
手腕上纏繞著那串白玉菩提佛珠中夾雜了一顆舍利子。
沒人知道,佛家佛珠一百零八顆,而我那串卻只有一百零七顆,這最后一顆便由那老和尚佛骨舍利補(bǔ)上。
郡主,公主傳您過去。
長公主與丞相于我出生的第二年和離,此后兩人各自嫁娶,互不相干。
公主府中,除了我還有一位郡主,長寧。
是長公主與后來的駙馬所生,只可惜后來駙馬病死,留下了母女兩人。
郡主,再不去便過了晨起請安的時間了。婢女阿言出聲提醒道。
我伏于案前,抄寫著佛經(jīng),近些年來,我的殺氣隱藏得越來越好了,只是需要一個發(fā)泄口。
于是抄寫佛經(jīng)便成了我的發(fā)泄口。
四周散落著許多寫滿佛經(jīng)的宣紙。
紙上的每一字都透露著滔天的殺氣,殺氣融合于佛經(jīng)之中,詭譎矛盾。
乍然看去,讀的不是佛經(jīng),而是這滿篇的殺意。
阿言湊過來望了一眼,頓時被驚得滿身冷汗。
郡,郡主……
我落下最后一個字,將佛珠纏于手腕,朝外走去。
阿言在我身邊引路,誰知還沒走多久,就看見了一身著粉色羅裙的少女帶著個婢女?dāng)r住了去路。
大膽!見到郡主還不行禮!那少女身邊的婢女大聲呵斥道。
見過長寧郡主,這位是靜安郡主。阿言忙跪在地上解釋。
這就是那個災(zāi)星啊。長寧輕嗤一聲,一個被丟棄的人也配和本郡主平起平坐。
我站在阿言身后,半垂著眼眸,手中不停歇地捻動著佛珠,像是周遭發(fā)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guān)一般。
郡主,長公主要見靜安郡主,再不去怕就是要誤了時辰了。阿言的聲音有些顫抖,像是怕極了這個長寧。
哦——母親要見她,那便一同去吧。
長寧的眼底閃過一抹精光,我挑了挑眉,看來有人要搞事啊。
果不其然,還沒走一會兒,經(jīng)過湖邊時,長寧朝身邊的幾個婢女使了使眼色,那幾個婢女便走到我身邊,想要伸手將我推入湖中。
阿言阻攔不及,只能看著我躲開那幾個婢女伸出的手,然后轉(zhuǎn)身一腳將長寧踹下了湖。
氣氛突然停滯了一瞬間。
隨之而來的是長寧的尖叫聲,和婢女們著急的聲音:快叫人!郡主掉進(jìn)湖里了。
我站在一旁看著混亂的局面,不由得想到,若是那老和尚在不知道又要說上幾句阿彌陀佛了。
長寧濕漉漉地被救上來后,第一時間沖到我面前,抬起手想要給我一巴掌。
我微微后退了半步,讓她打空了這一巴掌。
然后看著她勾起了唇角:下次你就沒這么幸運(yùn)了。
沒這么幸運(yùn)只是掉進(jìn)湖中,還被救起了。
見到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