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眼婆娑的武珝就撲進了她父親的懷抱。一看女兒因為分別哭成了這樣,武士彟也是一邊笑著,一邊搖著頭安慰。“唉,你們這幾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有著一顆悲天憫人的赤誠之心啊!”在武士彟之后,魏征、王珪、馮立、韋挺、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等府上的馬車先后趕至。里面也都是一些遠行的必需物資。除了他們之外,因為知道了今天是數萬流民遠行的日子。城中的好多商賈,百姓,也都紛紛帶著自己的東西陸續趕來了。他們帶來的,都是一些舊衣服,或是干糧,木炭,雖然不值幾個錢,但對于流民來說,這就是最珍貴的饋贈和最讓人感動的真情!于是乎,他們幾乎是流著感激的淚水,一步一步上路的。此時此刻的他們,除了能對那些好心人們鞠躬,也別無答謝的他法。在有了這些物資之后,他們平安抵達幽州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在這艱難險阻的一路上,就可能少死幾個人。從始至終,那些長安城里的士族們,達官貴族們,未見到丁點的身影。他們士族傳承數百年,鐵打的士族,流水的王朝。對于這種民間疾苦,他們也是看的太多了。在沒有任何利益和好處的情況下,想要讓他們放血,資助流民?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吃一頓飯,花費數十兩銀子,很正常。可是要讓他們花哪怕一枚銅板給這些流民?想都不要想!本來,孫思邈是打算為這天下黎民效一份力,盡自己的一份仁心。要帶著自己的兩個徒弟,一同北上。可是在李秋的勸慰下,孫思邈還是留在了長安,只派他的兩個徒弟隨隊伍同行。想必已經足夠應付這場遠行跋涉了。在目送著流民的隊伍離去之后,孫思邈跟隨李秋回到了芙蓉園內。“王爺,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不知道當說不當說?”“原本呢,我是打算與這些流民一同北上的,所以就等著親眼去看,從沒有問過。”“但是眼下留在了長安周邊,也就親眼看不到了。”李秋笑笑,“孫郎中,有什么疑問但說無妨。”孫思邈點點頭:“王爺,據我所知,這近萬流民的口糧,僅僅三月有余。”“一旦當他們到達了幽州等地后,剩下的那些時日又該如何去度過?”李秋沒有猶豫,直接就告訴他,“這件事,我也是仔細想過了很久。”“也同張蘊古他們商議了很多次。”“目前幽州的情況是這樣的。”“在上一次的突厥入侵,攻破幽州的戰役中,北方的百姓死了很多。”“不過糧食和房屋,多數都保存了下來。”“而且那里的百姓、官員,都非常淳樸,那種地方也沒有士族的影子。”“所以當張蘊古帶著我的文書印信到達那里之后,這些流民會受到很熱情的對待的。”“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