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這玉米,紅薯,土豆,都是能吃的嗎?”“弟子家里一直以種地為生,可是這幾樣卻從未見過。”“像這玉米,倒是能看見果實。”“不過這紅薯和土豆?”面對著王玄策的問題,李秋笑著拍了拍他。“關于這紅薯和土豆的果實,相信你很快就能見到了。”“不過你若是想嘗一嘗它們的味道,就要等年底時候了。”在王玄策等人的陪同下,李秋圍著這一大片土地,走了一圈,看了看。然后在腦海中直接向系統詢問道:“系統,幫我看一下,目前的這些玉米、土豆、紅薯果實,能否催生,播種?”【叮!請問宿主是否需要進行果實檢測服務?所需系統積分,一百點。】沒有辦法,遇上了這等精打細算的系統。李秋只好選擇了同意。【叮!系統檢測完畢,目前這片土地上的玉米、土豆、紅薯果實都可以進行采摘,播種。不過距離真正的種子成熟期,還有一個月時間,此時采摘播種的話,發芽率會略低......】在得到了這個答復后,李秋滿意的點點頭。發芽率低點沒關系,只要能種就可以。以目前唐朝的氣候特點,在幽州、易州位置,像這些種子,做到一年兩熟還是不難的。隨后,李秋直接從幽州城,調回了兩千兵士,來到這里幫忙進行收割和種子的儲存運輸。同時李秋也吩咐下去,在隨后的采摘,收割過程中,你們將這些種子全部當成是黃金做的一樣對待就可以了!對于李秋的話,眾人自然是絕對服從的。大概用了三天的功夫,這里的每一穗玉米,每一顆埋藏在土壤中的土豆和紅薯果實,都被小心翼翼的挖出來,保存好。隨后,在李秋的指導下,眾人將這些果實按比例運送到了不同的準備進行下一輪播種的地方。然后按照非常嚴格的流程,對這些種子進行預處理。尤其是土豆和紅薯,每一顆帶芽的部分果肉,都事先用草木灰進行包裹。充當肥料的作用。隨后,這些種子就成功播種在了幽州、易州兩州內,那些之前李秋親自視察過的土壤里。這兩千兵士,李秋也并沒有放回去。其中的一千人,只用來巡視易州境內的良田。另外一千人,負責巡視幽州境內的良田。而王玄策,依然是帶著他之前的五百人手下,對這兩處的農田區域,進行日常的精心維護。同時不斷的積累和摸索經驗。據李秋自己估計,若是一切順利的話,等幾個月以后的秋收,單單是幽州境內的這些土地,所產的玉米、紅薯、土豆,就足以養活目前十三州內的百姓了。而易州的種植面積,大概有幽州的半數左右,這里產的就是純剩下的。此時,已經是夏季。去年的大旱,已經將災害暴露到了最大的程度。現如今,就是前線的兵糧,都是由朝廷擠著牙縫供應上的。府庫內的銀錢,也已經被清空。就為了做出一個表率,就連李世民自己,以及長孫皇后,每頓飯都是多以青菜下食。可想而知,民間的那些百姓們,又該有多慘。市面上的每斗米價格,已經漲到了20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