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這才故意停滯在遼西走廊,想要以此嚇唬住殿下你,讓殿下你不敢出兵救援,或者伏擊殿下你,再占便宜。”“不過這也無妨,只要殿下你穩(wěn)扎穩(wěn)打,那右賢王也就占不到便宜,只能撤走了。”邱重陽笑道:“遼地的錦州和寧遠守將都已經(jīng)派人前來,均表示了投靠的意思。”“為此殿下出兵三萬,在錦州和寧遠守將的配合下,以堡壘城寨的一步步向前推進,那是可以輕易把右賢王的十萬騎兵攆出遼西走廊。”“屆時如果他還不想走,殿下以三萬幽燕突騎,再配合遼陽城里的兩萬遼東鐵騎。”“匯聚五萬精兵,便可以在遼陽城下和他打一場會戰(zhàn),直接把右賢王部殺穿,殺敗!”重重的一揮手,邱重陽目光炯炯的看著燕王:“屆時,他面對這個戰(zhàn)況,那便不是假的佯敗,而是真的潰散了!”“這倒也是。”燕王微微頜首,真要到了戰(zhàn)場上真刀實槍的干,他也不會怕了這右賢王!“不過這穩(wěn)步推進需要時間,遼陽不是被右賢王的十萬兵馬圍困嗎,可否能夠撐到本王帶兵救援?”“若是遼陽撐不住,那可就麻煩大了,本王就白費了力氣了!”“殿下無需擔憂。”在燕王凝重的注視下,邱重陽卻是再次笑道:“遼陽城高寨深,畢竟儲存有足夠的糧食,而且也有著足夠的兵馬守衛(wèi)。”“而右賢王部,哪有二十萬精兵?”邱重陽不屑的冷笑一聲:“即使北狄國右部大發(fā),但也最多有二十萬騎兵罷了。而這二十萬騎兵中,真正的披甲精兵也就至多三萬,剩下的都是尋常牧民青裝,但也最多湊齊十萬。”“在剩下的,都是一群老弱殘兵,不足為據(jù)了。”“右賢王率兵圍攻遼王,起碼要帶上全部的披甲精兵,以及三萬到五萬的牧民青壯。”“為此他留在遼陽圍城的十萬兵馬,估計也就只有二三萬的青壯有些戰(zhàn)斗力,剩下的不過是一觸即潰的老弱病殘而已,根本就不足為懼。”邱重陽目光炯炯的看著燕王:“實在是遼王已死,遼王妃是個女人家,遼王世子又年弱。”“若是遼陽城中有能做主的人,都不用咱們?nèi)ィ@城內(nèi)的兩萬鐵騎配合一萬守城兵,再拉一些青裝,便足以擊潰右賢王的圍城大軍。”邱重陽目光一凝:“若是他退的晚了,殿下甚至可以和遼陽城中的精兵來一出腹背夾擊,直接殺潰他的十萬精兵。”“即使留不下這右賢王,但也可以讓他傷筋動骨!”“哈哈,大師果真是本王的留候張良!”聽罷邱重陽的一番分析,覺得十分有道理的燕王,便直接重重的一揮手:“李武,傳本王軍令。”“集合幽燕三萬突騎,陳兵山海關,三日后隨本王出兵遼東。”“迎戰(zhàn)北狄國右賢王豪格,為遼陽解圍!”說著,燕王又神色凝重的看向一旁的王府文官:“另外并派出使者,給本王星夜疾馳的趕到遼陽。”“告訴遼王妃和遼王世子,讓他們準備帶兵出戰(zhàn),先擊潰十萬圍城的烏合之眾,再截斷豪格的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