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姑姑當年入宮,是被繼母強逼著送進去的。
她自幼喪母,沒過兩年,父親便娶了新婦入門,老話說得好,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家里本就不富裕,后娘養了娃,自然是看她不順眼,不愿家里多一張嘴,便慫恿了宮姑姑的爹,將她送進了宮做宮女。
這樣家里既能少一張嘴,且還能得一大筆銀子。
宮姑姑有個娃娃親,是生母死前定下來的,生前好友之子。
其生母就是怕自己去后女兒沒有著落,方才先下手為強,為宮姑姑定下了這門娃娃親。
對方也是個重情義的,時不時的接濟宮姑姑。
只是兩家皆不富裕,說句不好聽的,耗子進去轉三圈都得含著眼淚出來。
后娘將她送進宮,對方也曾勸說過,可被一句‘我家的事,關你們外人什么事’給頂了回去。
就這樣,宮姑姑在八歲那年,進了宮,成了宮女。
許是在后娘手下討生活不容易,宮姑姑自小便機靈,很會來事,雖然在頭兩年也是難,可好在會經營,倒也過得去。
她的娃娃親對象對她極好,因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哪怕宮姑姑進了宮,對方也表示會等她二十五歲出宮。
宮中規矩,宮女在滿二十五歲后會被放出宮,當然,自愿留下除外。
本來這事到此也沒什么,可老天捉弄人。
宮姑姑太會經營,以至于在幾年后玉貴妃進宮入了她的眼,將她要到了身邊伺候。
她一邊盡心盡力的伺候主子,一邊盼著二十五歲出宮和娃娃親成親生子。
玉貴妃身子不好,入宮多年一直無子。
在后宮沒有子嗣就沒有依靠。
玉貴妃的娘家人在外尋找求子秘方。
是藥三分毒,而且,藥喝多了,誰也會受不了,玉貴妃便將主意打到了宮姑姑的身上,讓她試藥。
宮姑姑雖然不愿意,但主子有令,豈敢不從。
雖說是藥三分毒,可玉貴妃的娘家自不會害玉貴妃。
就這樣,宮姑姑成了玉貴妃身邊試藥的。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
一次后宮爭斗,藥被人掉了包,宮姑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了。
那藥為虎狼之藥,是斷人子嗣的。
而宮姑姑,在尚未成親的情況下,便失去了做娘的機會,她再也不能生子,這一輩子都不能。
宮姑姑崩潰了,她努力這么久,所求的就是二十五歲后出宮,嫁給一直等她多年的娃娃親,然后成親生子,過平淡的日子。
可她失去了做娘的機會,還怎么嫁人?還怎么生子?
玉貴妃便趁此機會將她留在宮里。
宮姑姑不愿,她依舊想要出宮,即便自己不能生子,她還是想出宮,屆時,和他說清楚,若他依舊不嫌棄,她這一輩子,便會做一個賢妻良母,為夫家經營。
可有一次年初,對方來看她,她忍不住將這件事告訴了他。
當時那人并沒有說什么,只說你且安心待在宮里,這事他需要想想。
男人的態度在情理之中,畢竟這不是小事,宮姑姑也理解。
可沒過多久,她便收到了對方的退親,還有一封信,信中意思是,他們家是不可能要一個不會下蛋的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