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經理跟著方盈一起回了文物商店,他親自開了發票,把一箱子發霉的古籍賣給方盈。
兩邊都松一口氣。
孫經理覺得5塊錢一本可以了,就這價還不好賣呢!如果好賣,他早自己收了,自己不收也介紹親戚朋友收了。
沒收是因為在他看來實在沒什么價值,真挺霉得了,而且也不是什么孤本真跡,只是一些大眾古籍的謄抄本,甚至是一些村志鄉志或者某個古人的讀書筆記。
總之一句話就是不夠珍貴。
而且再放一兩年就真爛沒了,只能上報報廢。
報廢可就是他工作的失誤了。
在報廢之前處理了問題就不大了。
方盈也覺得撿便宜了,實際這些古籍還有搶救的空間的,雖然不是什么孤本,但是就沖這年代,將來幾十萬一本起步。
他們現在會以這個價往外賣,都是因為料想不到未來的市場。
東西成交,皆大歡喜。
方盈帶著白又白上車了,離開文物商店,她就找到個人少的地方停車,開始折騰。
把100本書挨個翻出來跟《黃帝外經》對比,終于找到了幾本大小基本一致的。
只要不是經常看《黃帝外經》的人,估計發現不了異常。
里面的字連方盈也認不出幾個,她覺得外人經常來看書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她還是問了一句:“你這表姨家有人識字嗎?特別是長輩。”
白又白搖頭:“應該沒有,她家現在識字的可能只是我兩個表哥,都在上小學。”
一表三千里,白又白的外祖是高知,所有舅舅舅媽都上過學,有文化,但是表姨家都在農村,沒上過學。
“你確定?”方盈一邊整理手里的書一邊問道。
白又白道:“有一次我去她家串門,他們生產隊隊長去她家讓他們簽字,他們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生產隊長幫他們簽的。”
方盈放心了,夸道:“小白記性真好,觀察得真細。”
白又白崇拜地看著方盈,看她新做了一本“黃帝外經”出來。
書籍的大小厚度一致了,方盈忍痛把真《黃帝外經》的封面扒下來縫假書上了!
沒錯,這本書是線訂的,不知道是什么材質的線,竟然還有作用。
方盈從別的古書上拆下來一些線,小心翼翼地把封面和假書縫在了一起。
肯定不結實,樣子貨,等人再打開的時候,沒幾下就會散花。
不過打開的人也許只當是自然老化了。
東拼西湊拼接好,方盈把書放回了盒子里。
“等你這表姨家來找的時候,你知道應該怎么說嗎?”她問道。
白又白點頭:“知道!我就說我喜歡這個盒子,要過來玩,沒想到里面竟然是本破書。他們想要,就還給他們。”
方盈點頭:“你還要要回你的雞蛋和糖。”
白又白......
“知道為什么嗎?”方盈問道。
白又白歪頭想了想:“這樣更像小孩子之間的玩鬧?”
方盈贊賞地點點頭:“孺子可教也,就是說你真聰明。”
她這么大點的時候,還當后媽是好人呢,可沒有這多心眼子。
白又白高興地眼睛亮晶晶。
汽車重新啟動,送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