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129 祠堂罰跪3 (第1頁)

張進一聽忙道,“老夫人放心,大少爺極好,身體很好,長高了不少,今年課業(yè)又拿了個甲等,夫子都十分喜歡大少爺呢,小人本是要和大少爺一道,可大少爺說要和京中的同窗一起回來,便讓小人帶著給大家準(zhǔn)備的禮物當(dāng)先回來了。”

上官瑜十歲就去白鹿書院念書,算是京中子弟當(dāng)中頗為好學(xué)的了,因此尤其得上官信和老夫人的喜愛,然而上官瑜次次回京都忘記給家里人準(zhǔn)備禮物,因此張氏每次提前著人買好,然后以上官瑜的名義送進來,這一次,本是要和上官瑜一起送回來的,可為了救上官若蘭,張氏只好先安排了這么一出戲碼。

張進令那兩個小廝打開箱子,“這里面一套定窯出的茶器,是送給老夫人的,還有一方古畫,是送給侯爺?shù)模呛凉P是送給二少爺?shù)模硗獾木c羅幾位小姐每人一匹,哦,大少爺最記掛二小姐,給二小姐尋到了一本簪花小楷的字帖,大少爺還說,他還有不到十日就回京城了,希望到時候能看到二小姐已經(jīng)把字帖臨完了。”

上官瑜品學(xué)兼優(yōu),送的東西也十分雅致,給親姐姐的也只是多了一本字帖,又風(fēng)雅又沒有亂花錢,老夫人和上官信十分滿意,然而上官瑜要上官若蘭在他回京之前寫完字帖,這卻有些難了,畢竟上官若蘭還在祠堂跪著。

見說完這話室內(nèi)氣氛一變,張進愣了愣道,“怎么了?大少爺原話就是如此……”說著看了一圈,張進這才意識到了什么似得問,“怎么不見二小姐在這里?”

張氏趕忙出來打圓場,“她身上有些不適,在休息。”

張進恍然,“若是身上不適就算了,只是大少爺說他回程的路上,也要日日臨帖,想和二小姐比一比來著。”

張氏嘆道,“瑜兒好學(xué)我是知道的,可在路上也要寫,只怕會累壞了。”

張進變著法的夸獎上官瑜,老夫人和上官信又問了些上官瑜的日常之事,然后才賜了賞錢讓他下去了。

張進一走,張氏嘆道,“可惜了這字帖,只怕瑜兒回來要失望了。”

上官瑜是長子,且自小就十分聰明,長大之后更是艱苦好學(xué),并非一般世家子弟可比,乃是上官信唯一的希望,非要說起來,上官瑜的面子可是比上官若蘭的面子大多了,因此一聽張氏這話,上官信的心思便有些動搖,“若蘭知錯了嗎?”

這么一問,張氏便知道有希望,“自然知錯了,她小孩子家家的,那日受了驚嚇才胡說的。”

上官信哼了一聲,“既是如此,讓她寫一份認(rèn)錯書來,認(rèn)錯認(rèn)得好,便不追究了。”

這便是張氏的目的,她聽的一喜,當(dāng)下便應(yīng)道,“好好好,侯爺放心,這孩子面皮薄,讓她說她說不出來,讓她寫還是寫的出來的,我這就去讓她寫——”

張氏說完便走,老夫人動了動唇,到底沒多說什么,上官清月看著這一幕,神色凝重起來。

『如果章節(jié)錯誤,點此舉報』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