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證明自己的斗志。
大山老師走到黑板前,抬手寫下了今天的課題——“函數的基本概念”。
“函數,”他一邊寫,一邊說道,“是數學的基礎之一。
可以說,它在整個數學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理解了函數,你們就掌握了通往數學世界的大門。”
大山老師的筆觸有力而流暢,每個字都寫得端正清晰,甚至連板書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種嚴謹的美感。
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接著,他開始詳細講解函數的定義、表示方法和性質。
他的講解沒有任何多余的詞句,邏輯清晰,層層遞進。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他列舉了幾個生活中的例子:汽車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樹的高度與年齡的關系,用簡潔的比喻講函數的抽象概念具象化,盡力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他的思路。
但大山老師的教學風格并不像旺仔老師那樣幽默活潑,他從不故意逗樂學生,甚至連多余的笑容都很少。
他的一言一行都透著一種嚴謹的態度,好像在提醒學生們:“數學是嚴肅的,不容有絲毫懈怠。”
一個學生在筆記上寫著寫著,突然遇到了不懂的地方,抬頭看了看大山老師,有些猶豫是否該舉手提問。
大山老師敏銳地察覺到了學生的表情變化,停下了講解,目光柔和下來,示意他發問。
“老師,這個函數怎么能代表現實中的情況呢?
比如,汽車的速度和時間,真的像公式里那樣簡單嗎?”
學生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大山老師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少見的微笑,他耐心解釋道:“這是個好問題。
數學模型的確會簡化現實情況,但它們是基于實際情況的抽象與概括。
我們學數學,不是為了追求絕對的真實,而是為了通過分析模型,更好地理解和解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