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此因果,也想請問問帝君對修道何解?”
“吾自凡塵中遭過劫,便往粗鄙些處說了,修道就是爺爺我想怎么做,想如何修,就怎么做,怎么修,一切皆有我定。”
沙律聽完,也沒見有何表情,依舊一臉平靜問:“那帝君今日想如何做?”
元慶帝君做了一道禮后道:“本是什么也不做,但遇到你,就想與你論證佛道之法,你可愿?”
沙律也行了一個佛禮道:“自無不可。”
二人隨即消失不見,只留伊存在原地盤坐。
敖伯玉此番經歷,如同夢境,但揉了揉眼,那被喚作伊存的和尚還在原地,不過己然睜開眼,旁人皆不敢動,敖伯玉見能活動,不想招惹是非,就想溜走。
只是剛走兩步,還沒跑起來,那伊存便道:“施主留步,可否上前說話。”
敖伯玉心知萬萬敵不過他,只得走了過去,行了個禮,看他如何說。
“施主有靈根,能聞帝君與吾師論道之言。”
盤坐在地的僧人伊存先開口說道。
敖伯玉這才道:“晚輩見過高僧,剛剛只聽得個糊涂,得三兩句,只是不知帝君是哪位帝君,大師之師又是哪位佛陀?”
先前論道之語,敖伯玉只聽清了幾句,兩人什么身份卻一首沒聽清,只知曉眼前人叫伊存,若是自己沒記錯的話,佛入中原最早的正式記載是漢哀帝元壽元年,有大月氏的使者伊存來朝,口傳第一部佛門經書《浮屠經》。
只是自己進入漢朝地界就曾打聽過年號,此時的漢天子為文帝劉恒,與那哀帝劉欣在位的“伊存授經”之典故時間,還差了一百多年呢。
難道是史書記錯了?
還是說非同史也?
“既未聞,便是不能聞,施主莫要糾結于此。”
伊存說道。
“大師言之有理,敢問大師,可是那大月氏使者伊存高僧?”
敖伯玉問道。
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