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穿越成為錦衣衛(wèi):挽救大明爆款熱文 第290章 (第1頁)

北方了。”

旁邊桌子上的男孩聽到這陳燁這番話宛如一道驚雷,震驚得騰一下立馬站起身來,顧不得禮儀,兩步?jīng)_到陳燁身旁急聲問道:“是何作物?

果真如此高產(chǎn)?

是否真能令百姓挺過災(zāi)時?”

陳燁側(cè)頭皺眉看向他,趙中升和顏東慶知道他偷聽了三人的交談,也用戒備的目光緊緊盯著他,三個仆人在男孩站起身走向陳燁三人時,也緊緊跟在身后,此時也用同樣戒備的眼神看著對方。

男孩感到氣氛有些緊張,開口解釋到:“我在家中讀書悶了,出來走走,我身后是我的三個家仆,剛才坐在旁邊不巧聽到三位的交談便感好奇,并非有意偷聽,還請見諒,不知能否一起坐坐?”

陳燁打量了一番男孩,身穿湖藍(lán)色絲綢圓領(lǐng)長衫,腰系絳帶,頭戴黑色網(wǎng)巾帽,一看就是富家子弟。

回想了一下自己剛才說的話,并沒有犯忌,便同意他坐下。

陳燁的左手邊剛好空著一條長凳,男孩坐下后就問:“不知閣下剛才所說抗旱高產(chǎn)的作物是哪種作物?”

趙中升和顏東慶也看著他,眼神滿滿的求知欲。

陳燁也不賣關(guān)子答道:“這種作物叫甘薯,是由呂宋島引進(jìn)大明,可生食可熟食,山地上也能種植,在適宜的土地種植畝產(chǎn)甚至可以達(dá)到兩千斤以上。”

男孩聽完激動道:“真如你說的這般高產(chǎn),那以后大明就不怕饑荒了。”

陳燁搖搖手對他說道:“現(xiàn)在北方還沒有種植先例,從南方沿海移植可能還需改良,而推廣種植也需要時間,而且這甘薯不適宜長期做為主糧,但是確實能令災(zāi)時少餓死人。”

趙中升也跟著激動的說:“真像燁哥兒你說的這般,只要能移植到北方,北方百姓就能挺過災(zāi)時,百姓就不會流離失所了。”

陳燁打擊他道:“百姓流離失所,甚至造反,固然有旱災(zāi)而食不果腹的原因,卻不僅僅是因為災(zāi)荒。”

男孩又問道:“還有何原因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