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突然,張老師從上面抽出一本,開始給同學們讀。
我聽著聽著,眼睛越睜越大,這不是我寫的嗎?
我聽著心里美滋滋的,那種感覺就像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看到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張老師讀完了,告訴同學們這是我寫的,并且很是夸贊。
同學們忍不住看我,遞過來敬佩的眼神。
我謙虛地低下了頭,可是心里卻像吃了蜜一樣甜。
從這以后,我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特愛上作文課,每天都盼著張老師再次把我寫的作文讀給同學聽。
當然不讀的時候偶爾會有,但我不灰心,還是認真的寫,寫好每篇作文。
多少年過去了,每每回憶這段往事,我萬分感謝張老師,是張老師激發了我寫作文的興趣。
然而,有個事我很糾結、讓我后悔一輩子。
那就是張老師給同學們讀的那篇“秋天”的作文和我其他留存的教科書、作業本、作文本,我曾經用報紙包好珍藏起來過。
我想等我長大了再看,因為那些是我成長的軌跡,承載著美好的回憶和努力。
可后來文革來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人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恐懼。
文革帶來的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風暴,讓整個社會氣氛緊張到令人窒息。
我看到周圍很多人因為一些小事就受到批判,心中的恐懼不斷蔓延。
在這種情況下,我很害怕,陷入了極度的糾結之中。
一方面,那些物品,用報紙包好珍藏的教科書、作業本和作文本,是我成長的珍貴見證,尤其是那篇“秋天”的作文,是自己無比珍視的成長軌跡;另一方面,留存這些物品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難以預料的危險。
最終,膽小的我沒敢留下來,在恐懼的驅使下,忍痛燒掉了那些珍貴的回憶。
眼睜睜看著我的那篇“秋天”的作文化為灰燼,心中的痛苦和悔恨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