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小學的氛圍變得有些壓抑,林老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要突破困境,成為孩子們一生貴人的決心。
對于小輝的情況,林老師知道,要想讓他繼續上學,必須從經濟來源上解決問題。
林老師開始西處奔走,他先是在學校里發起了一場小型的募捐活動。
他向老師們講述了小輝的家庭情況和小輝對學習的渴望,許多老師被打動,紛紛伸出援手。
然而,這些捐款對于小輝長期的學業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利用課余時間去拜訪村里的一些企業主和鄉賢。
每到一處,他都詳細地介紹小輝的情況,強調教育對于一個孩子命運的改變是多么重要。
很多人被林老師的執著和小輝的遭遇所感動,但也有人表示懷疑,畢竟這樣的資助需要持續較長的時間。
林老師不厭其煩地解釋著小輝的潛力和他未來可能為家鄉做出的貢獻。
終于,一位在外地創業成功后回鄉投資的企業家被林老師打動了。
這位企業家決定資助小輝的學業,從學費到學習用品,全部包下,首到小輝大學畢業。
當林老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輝時,小輝簡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那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激動地對林老師說:“老師,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答您和這位叔叔。”
曉婷這邊,林老師深知要解決她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他一方面繼續開導曉婷,讓她明白去大城市讀書是一個新的機遇,可以讓她學到更多的知識,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另一方面,他與曉婷的父母取得了聯系。
通過電話,林老師誠懇地和他們溝通,講述了曉婷在學校里的成長經歷,尤其是擔任圖書管理員后的積極變化,也提到了曉婷對他們的思念以及對陌生環境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