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張明學四書五經短篇小說 第228章 (第1頁)

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所能去學習和鉆研這部神秘的典籍,揭開它那神秘面紗下的真容。

第二章:艱難起步,初涉文本下定決心后,張明正式開啟了學習“三墳”的征程,然而,剛一開始,他就遇到了重重困難。

由于“三墳”年代太過久遠,其文字表述與現代的漢語有著天壤之別,很多字詞都是生僻古字,在常見的字典里根本查不到釋義,更別說理解整句話的意思了。

比如書中開篇的一些段落里,就頻繁出現一些結構復雜、筆畫繁多的字,張明對著這些字又是翻古漢語字典,又是在網絡上搜索各種古文字數據庫,可往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也只能得到一個模棱兩可的解釋,這讓他著實有些懊惱,但又不甘心就此放棄。

而且,“三墳”的行文風格也極為獨特,語句簡短卻蘊含深意,往往沒有什么明確的上下文邏輯線索供他去推斷含義,就像是一些碎片化的遠古記憶,零零散散地拼湊在書頁之中。

張明只能憑借著自己以往學習古代文學的經驗,去試著聯系前后文,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理解的突破口,可常常是絞盡腦汁,也只是一知半解。

為了能更好地攻克這些文字上的難關,張明專門去請教了學校里的古文老師。

老師看著他帶來的“三墳”文本,也是微微皺眉,感慨這確實是一部極難解讀的古籍,隨后便耐心地給張明講起了一些學習古文字、理解上古文獻的方法,比如要從古代的造字法入手,分析字的象形、會意等特點來推測其可能的含義;還要廣泛涉獵同時期或者稍晚一些的其他古籍,通過對比相似的字詞用法、語句表達來輔助理解。

張明如獲至寶般地將老師的建議一一記在心里,回去后便開始付諸實踐。

他找來許多關于古文字學、古代文獻學的專業書籍,每天放學后就坐在書桌前,一邊對照著這些資料,一邊繼續鉆研“三墳”的文本。

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先是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嘗試從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