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樹上的一段廢棄鐵軌發出的,聲音當當當的,回蕩在整個學校。
這個聲音是我最期待的,是我和同學們一哄而散,奔向操場,那片黃土飛揚的地方,它成了我們唯一的樂園。
學習?
什么是學習?
那時的我們,只知道追逐打鬧,泥土沾滿衣裳,一天下來灰頭土臉的,卻樂此不疲。
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是一毛錢一個本的本子,鉛筆好像也是幾分錢一支,時間有點久遠了,具體價格記不清了。
反正那時候物質匱乏,自己小屁孩一個也不懂得珍惜,只知道在本子上涂鴉,鉛筆頭削得短短的,握在手里也不嫌硌得慌,卻依然樂在其中。
那些簡單的快樂,如今想來,竟是如此珍貴。
橡皮擦對我來說則是奢侈品,條件好的同學會有,反正我沒有。
那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個自動鉛筆,我們班里有個同學,名字我也記不住了,反正就記得他有一支自動鉛筆,每次他拿出那支鉛筆,我們都會圍過去羨慕地看,沒見識的我們,反正是挺羨慕的。
對了,那家伙一首到上小學五年級都是我們班的焦點,沒辦法這貨家里條件好,我還在啃咸菜,喝玉蜀糊涂的時候,這貨竟然有蝦條吃!
還拿班里嘚瑟!
把我羨慕的不得了。
不得不說,攀比什么時候都存在,并不單單指的是現在的孩子們。
那天,就記得放學后,我和我爸鬧著要吃蝦條,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工資低的發指,我們全家就靠著我爸在單位上班掙錢。
開始我爸還敷衍我幾句,以后有錢了給我買,見我不聽話,還在鬧,我就迎來了我們那個年代熊孩子的固有結局。
沒有多余廢話,我爸就抽出皮帶,讓我享受了一下什么是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