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是榮耀加身。”
我繼續講述,“一旦進士及第,長安城便會萬人空巷,百姓爭睹新科進士風采,那可是真正的衣錦還鄉。
朝廷還會在曲江池畔擺宴慶賀,新科進士們乘船游覽,飲酒賦詩,與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們同席而坐,自此開啟仕途之路,或入翰林院,為皇帝草擬詔書,或外放為官,造福一方。”
胡玲玲發了個點贊的表情,又道:“聽你這么一說,這唐朝科舉還真是門道不少,不過我聽聞,唐朝科舉舞弊之事也時有發生,朝廷如何把控這公平公正呢?”
我思索片刻,回應道:“朝廷對此自然極為重視,為防舞弊,考場紀律森嚴,入場需搜身,以防夾帶。
一旦查實舞弊,考生不僅功名盡廢,還會殃及家族。
考官們也多是德高望重之人,且實行鎖院制,考官自受命起至放榜,皆鎖于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以防串通。
即便如此,仍有那膽大妄為之徒,妄圖走捷徑,卻往往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我本以為這樣就能把關于學歷的事糊弄過去,可胡玲玲又發消息過來:“你說得很精彩,可你到底哪個學校的?”
我咬咬牙,心想只能說實話了。
于是我回道:“胡小姐,其實我騙了你,我并非現代人,我就是唐朝人。
我機緣巧合來到現代,多虧李老板收留。”
消息發出后,許久沒有回音,就在我以為她不會再理我的時候,她回了句:“如果你是唐朝人,那你可有證據?”
我忙說:“我熟知唐朝各種風俗禮儀,還會寫唐代的字體,這算不算證據?”
胡玲玲回復:“口說無憑,你明日可否到我這里來一趟?
我們當面聊聊。”
我答應下來。
第二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到了胡玲玲那里。
她的古玩店不大,卻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各式古物,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而神秘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