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能就是彗星帶來的,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大量的彗星撞擊了地球,將水資源和生命誕生的基本物質都留在了地球上,這使得地球變成了一顆擁有生命種子的星球,根據(jù)達爾文的進化論得知,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簡單生物進化而來的,有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為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為兩棲生物,由兩棲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人類就是由陸地生物猿類進化而來的。
人類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fā)展,現(xiàn)在人類己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fā)展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類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類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
在宇宙中是不是還存在外星生命?
帶著這些疑問,人類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站在地球外面,我們能夠看到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地球對于人類來說,體積和質量都是非常大的,不過和太陽相比,地球就顯得非常渺小,畢竟太陽的質量占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9.86,所以太陽的體積非常大。
不過相比于浩瀚的宇宙,太陽和地球的體積都顯得非常渺小,如果說我們將地球縮小到1.5厘米大小,那么等比縮小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相信很多人對于1.5厘米的長度都比較清楚,大概相當于我們常見的玻璃彈珠的首徑,根據(jù)科學家的計算得出,地球的首徑大約是12742公里,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將地球縮小為1.5厘米,相當于將地球的實際首徑縮小到原本的8.5億分之一,按照比例縮小的話,太陽的首徑也就只有大約1.64米,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會縮小到大約176米,整個太陽系的首徑也只有大約22260公里,以奧爾特星云為邊界的太陽系,首徑大約是2光年,而銀河系的首徑也會縮小大約11.13億公里,目前銀河系的首徑大約是10萬光年,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