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大約是920億光年,也就是說,按照比例縮小的話,可觀測宇宙的首徑大約是108光年。
對于人類來說,108光年也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要知道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光年代表光速飛行一年的距離,光速是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飛行速度最快的物質,它的飛行速度大約是每秒30萬公里,相當于一秒鐘能夠繞地球7圈半,即使利用如此之快的飛行速度,想要跨越108光年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108年的時間,而對于現在人類的飛行速度來說,人類想要飛行一光年都是非常困難的,眾所周知,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人類目前飛行最遠的探測器,從1977年發射以來,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己經飛行了200多億公里,成為了第一個穿越日球層進入星際介質的飛行器,目前正在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朝著太陽系外飛行,這里我們需要知道引力彈弓效應是什么?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探測器時時刻刻都在受到各種天體的引力影響,如果說各個天體的引力影響范圍都以自身為中心、半徑不同的球形,成為影響球,探測器大部分時間都在太陽的引力場中運動,在接近某個行星時,行星對航天器的引力要遠大于太陽的引力,因此可以暫時忽略太陽引力的影響,而行星引力彈弓加速的關鍵在于行星本身有一個速度,以行星為參照物時,忽略了本身行星的速度,航天器進入和飛出的相對于行星的速度相同,然而如果從太陽系的角度來說,由于飛入和飛出的角度發生了變化,因此合速度也發生了變化,最終實現了絕對速度的增加,這就是引力彈弓效應,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由于探測器攜帶的燃燒是有限的,所以一般要飛到某個行星附近,利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
有時需要利用多個行星進行引力加速,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探測器都利用了引力彈弓效應,雖然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但是它并不是人類發射的最快探測器,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