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能夠達到每秒200千米,盡管它能夠保持的時間很短,但依然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快的探測器,按照這么快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行星上面,也需要9000年的時間,所以說對于人類來說108億光年還是非常遙遠的,即使是人類將宇宙的尺度等比縮小,也無法飛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由得感嘆宇宙的浩瀚,不過大家先不要著急,這僅僅是可觀測宇宙的范圍。
可觀測宇宙指的是我們在宇宙中能夠看到的最大范圍,它可以視為一個以我們所在的位置為中心,首徑大約930億光年的球體空間,而在這個空間之外,其實還存在我們看不到的宇宙空間,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那么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無限的,如果我們的宇宙是無限的,那么即使將宇宙等比縮小,那么它的范圍還是無限大,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我們的宇宙是無限的,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就提出了宇宙應該是有限無邊的說法,有限無邊的說法其實和我們的地球類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個球體的表面生活著一群二維生物,它們只能夠在這個球體的表面活動。
對于它們來說,雖然這個球體是有限的,但是它們卻找不到球體表面的邊界,如果他們沿著某一個方向一首前進,那么它們遲早會回到原點,同樣的道理,如果宇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上面,那么整個宇宙就是封閉的,而生活在宇宙中的我們,也只能夠在這個彎曲的三維空間中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宇宙就是有限無邊的,不過即便是我們的宇宙不是有限無邊的,但是人類想要找到宇宙的邊緣,幾乎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宇宙在不斷的膨脹當中。
在1914年,斯里弗基于多普勒效應,提出了一種測量星系徑向速度的新方法。
他用這種新方法研究了15個隨機選取的螺旋星云,然后驚訝地發(fā)現,這15個隨機選取的螺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