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觸地瞬間組合成卦象——正是《連山易》首卦"崇山君"。
供桌上的祖宗牌位突然翻轉(zhuǎn),露出背后的激光發(fā)射器,紅光在墻面交織成三維星圖。
"你果然來了。
"沙啞的嗓音從橫梁上方傳來。
陳默倒掛在房梁上的身影宛如夜蝠,軍用匕首挑著一串浸血的摸金符,"從你收到青銅觚開始,有西批人馬來過這里。
"他甩下一本燒焦的筆記,封面殘留著顧明德的手寫體"天機(jī)九曜觀測(cè)記錄"。
筆記第三十七頁夾著張泛黃的照片。
1987年的顧明德站在兵馬俑一號(hào)坑前,手中握著的不是考古工具,而是一支形似羅盤的青銅儀。
照片邊緣隱約可見半張外籍學(xué)者的臉——那是本該在1972年就死于空難的蘇聯(lián)天體物理學(xué)家薩哈羅夫。
"這些銅針在重組第二卦象。
"陳默突然劈手奪過顧沉舟手中的連山匣,將納米竹簡拋向激光網(wǎng)。
當(dāng)紅光掃過第七枚竹簡時(shí),祠堂地面轟然塌陷,露出下方幽暗的水銀河。
流淌的水銀中浮沉著數(shù)百枚玉琮,每枚中央都嵌著微型真空管,儼然某種古老而精密的電路板。
陳默扯開右臂繃帶,露出木質(zhì)化皮膚下跳動(dòng)的青銅齒輪:"你在墓里看到的活體柏木墻,二十年前就出現(xiàn)在你父親身上。
"他的軍刺突然指向顧沉舟心口,"顧家男人活不過西十五歲的詛咒,根本不是遺傳病——"水銀河突然沸騰,浮出的玉琮拼出卦象"疊山象"。
整座祠堂開始向下沉降,顧沉舟抓住漂浮的青銅觚,看見器底血書在銀光中扭曲成新的字跡:九曜非星,啟門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