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用單反相機拍下成品圖片。
林清有空就去梅越景那邊走一趟,積累一點素材。
前前后后一共寫出六道菜譜她便帶著菜譜和照片找到國營出版社。
現(xiàn)下,對文字的審判比較嚴厲,很多作者沒有文字的自由權(quán),干脆就不寫書了。
所以國營出版社異常破舊,林清找了好久才找到國營出版社的位置,她看著面前破敗的小院怎么也不敢相信這竟然是首都最大的一家出版社。
林清見門口有個看門的大爺,便笑著走向前打招呼:“大爺,上午好。”
“你是?”馬大爺不解地看向林清。
“我想找出版社的領(lǐng)導(dǎo)遞交材料,看能不能出版。”
“啥?”馬大爺揉了揉耳朵,現(xiàn)在非教材類,實體書他們出版社可能一年才能出七八個版本,很少有人主動找上門。
他一臉稀奇地看著林清:“你要出版什么內(nèi)容?小同志啊,就算出版了可能沒人看。”
“我是替別人來的,想出版菜譜。”
馬大爺聞言又揉了揉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菜譜?這還用出版不是隨隨便便都會的事情嗎?”
“可是總有人不會,但是他又想去學(xué)啊。”
馬大爺愣了一下。
在心里面覺得林清這話倒是有點道理,反正現(xiàn)在出版社也沒什么人,馬大爺就帶著林清進去找到領(lǐng)導(dǎo)。
正在喝茶的男人一聽林清想出版菜譜,差點把口里面的茶水吐出來。
他愣了一會兒才開口道:“什么樣的菜譜?你拿給我看一下吧。”
張正陽接過后,仔細看了起來,每個字眼用詞特別精準,不會讓人產(chǎn)生困惑。
不僅如此,字里行間能看得出來寫稿件的人文字水平極高,對食物從色香味幾個幾個進行描寫,讓人覺得這不僅是一份很好的菜譜,更像是一幅畫,近在咫尺,能伸手摸到的畫。
看到后面,張正陽忍不住發(fā)出口水吞咽的聲音。
“同志,這個是誰寫的文字?”
林清指向自己:“文字和照片是我負責,但是菜譜還有成品是另外一個老師傅做出來的。”
“張主任,是文字有什么問題嗎?我這邊可以進行調(diào)整。”
張正陽瘋狂搖頭,他驚訝地看向林清,覺得林清年紀明明不大,可是遣詞造句能看出老成卻不失真誠。
他又看向下一張菜譜,字里行間能看出來也是林清寫的,書寫的手法依然是盡量準確的同時不失幽默感,畫面感。
一連全部看完,張正陽將文章還有圖片放在書桌上:“同志,我們出版社很多年沒有出過菜譜了,所以......”
他愣了一會兒,腦中竟然不自覺回味起蜜汁叉燒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步驟,甚至想現(xiàn)在就去買肉,回去嘗試一下。
做出來會不會像文字描寫的那樣好吃。
張正陽被自己的想法驚訝住了。
甚至在腦中推翻了原本覺得出版了食譜不會有人買的想法。
“張主任,我覺得這個社會教了我們很多東西,教我們認字,算數(shù),可是沒有人教我們怎么做出好吃的菜,萬一有人對這個感興趣呢?”
張正陽聞言認真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