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劉小芳嘴角扯了扯,淡聲問:“我聽我爸說,三哥要回家就業?”“對。”劉嬸趕忙點點頭,解釋:“你爸讓他回來的。你哥都二十六了,自己沒談什么對象,我和你爸琢磨著讓他回惠城工作,找個好媳婦踏踏實實過日子。”劉小芳眉頭微皺,臉上隱約帶著不悅。“我再過一個多月就要分配實習了,到時肯定得住在家里。三哥如果回來娶媳婦,到時會很擠。”他們家也是傳統的老宅設計,只是他們的空間不大,是跟另外兩戶分享同一座老宅,中間有高墻隔離開,不像隔壁肖家那么寬,房間那么多。小時候,肖穎曾軟聲軟氣說,“芳姐姐,你們家的院子太小了,我家很大很寬哦!去我家玩吧!”她聽完立刻打消去隔壁的念頭,暗自生悶氣,覺得自家只有肖家的三分之一地方,實在太丟臉。劉嬸為難眨巴眼睛,低聲:“你三哥……不還有自個的房間嗎?等他娶了媳婦,再讓他出去租房子,暫時還是夠住的。”三個哥哥幾乎沒怎么讀書,小女兒表面上什么都沒說,但暗地打從心里頭瞧不起幾個哥哥。老大在城東的一家機械廠工作,干的都是體力活,非常辛苦勞累。幸好單位的待遇不錯,前兩年分了一套小房子給他,一家四口總算有了自己的窩。大媳婦沒什么文化,但老實勤快,對他們兩個老人也不錯,時不時帶著兩個孫子來看望。老二在城南市場租了店面做小生意,賣一些日用品和孩子的零嘴,一家三口擠在那店里頭住,暫時還算過得去。二媳婦的娘家是做生意的,打小嘴巴就很厲害,性子也潑辣。結婚后提出要分家,被劉叔以“小叔和小姑子”都還沒成家的理由拒絕了。自那以后,老二家除了過年除夕團圓飯回來吃,其他時間幾乎沒怎么回來。老二出門拿貨會經過這邊,偶爾會塞一點兒錢或東西給父母親,叮囑他們照顧好自己,隨后悄悄離去。老三自十幾歲就南下打工,每年就回家一趟過個年。一轉眼七八年過去了,老三已經二十六歲,父母親暗自焦急他的婚事,多次打電報催他回家談對象。劉嬸低聲解釋:“你三哥說了,中秋節左右他再回來。”劉小芳扭過身,冷淡回了自己的房間。“哎!”劉嬸喊:“早飯已經做好了!快來吃!”劉小芳沒應聲,掀起門簾進了屋。“這孩子!”劉嬸無奈寵溺搖頭:“一會兒媽給你端進去吃啊!”家里幾個兒子,就這么一個女兒,還是老幺,自然會比較疼愛些。最關鍵是女兒是知識分子,讀書多,能給老劉家光耀門楣,說出去臉上賊有光!……城東,汽車總站臺上的廣播員對著話筒喊:“去省城的同志,利索些!檢票上車!檢票上車!”肖穎和袁博站了起來,隨著人潮往前方涌。袁博輕松擰著兩個人的行李,高大的身板護著肖穎,避免其他人撞了她。他人高馬大,長臂一伸,將兩個人的票遞上。服務員撕下半截,塞了回來。袁博迅速帶著肖穎過關卡,指著不遠處一輛嶄新大汽車解釋:“那一輛就是!